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教育頻道 > 老版 正文
關鍵詞:
 

民工子弟成長的煩惱 孩子需要安穩的課桌

http://www.enorth.com.cn  2002-04-12 09:52
 

9月20日司法會計兩大考試撞上 防空警報試鳴
我愛套套:90後學生熱捧時尚個性安全套(組圖)
教育學會會長吁停評三好 北京市教委稱不會取消
團結 友誼 和平 讓奧運精神在少年兒童心中延續
教育部修訂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抵制有償家教
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熱門職位一覽表 邁過小三這道坎
 

  儘管許多城市的主管部門都在承諾着手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實際上卻收效甚微。少數地方反而以種種藉口增加對農民工子女教育的各項收費,或者是關閉農民工子女學校。很多打工子弟學校從建立之初就處於名分不清的“漂泊”狀態。

  破舊的平房、簡陋的桌椅……儘管這些民工子弟學校越來越受到城市流動人口的歡迎,但它們至今沒有合法的身份。“老師揹着非法辦學的包袱,學生戴着非法求學的帽子。”

  1.民工子弟學校規模逐漸擴大

  目前,外來流動人口子女就學的方式大致有三類:在正常繳納借讀費或贊助費後進入市屬公立學校;進入收費較貴的政府批准的私立學校;在非法的打工子弟學校就讀。由於進城務工者身處低收入階層,公立學校交費門檻高,靠藉助當地原有教育資源解決子女入學問題基本上是不現實的。在外來流動兒童小學階段90%的入學率中,實際上大部分是由打工子弟學校提供的。民工子弟學校經過近10年的發展,學校數量不斷增長,規模逐漸擴大。

  原國家教委和公安部1998年下發了《流動兒童少年就學暫行辦法》,提出“流動兒童少年就學以流入地管理爲主”,允許公民個人“舉辦專門招收流動兒童少年的學校或簡易學校。簡易學校的設立條件可酌情放寬”。但遺憾的是,有些流動兒童學校並未通過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審批,沒有工商、稅務登記,沒有教師任職資格審覈,普遍校舍條件差、教學不規範,且大多處於自生自滅狀態。

  2.聽聽孩子們的聲音

  記者採訪時,曾看到一篇中學生作文,寫下了自己對父母、對流動生活、對社會的認知與感受,儘管很稚嫩,但卻真實地反映了他們的心靈世界,寄託着樸素真誠的希望。特此節選———

  原來媽媽在一個早市賣菜。小販們聽說我媽有點文化,就讓她教孩子們識字。媽媽建議他們把孩子送到學校。但後來知道當地學校贊助費太高,他們根本負擔不起。媽媽終於答應了,因爲她知道孩子不能沒有知識和文化。就這樣,在一個搭起的棚裏,幾張破舊的桌子,用磚頭壘起的凳子……媽媽開始給孩子們講課了。當時只有9個人,漸漸地人數增多了,父母就在一個廢棄的工廠辦起了民辦學校。原來那個廠內全是草,門窗都已破的不堪一擊。但是爸爸每天帶領老師和學生剷草。經過20多天的勞動,這裏已被一個經過美化的校園代替了。

  但是政府不允許他們繼續辦學,說不符合要求,屬於非法辦學。我覺得靠一個打工者是不可能把它變成正規學校的。政府爲什麼不幫助我們呢?說它不是合法學校,我想是出於爲孩子着想,可爸媽辦這所學校也是爲孩子着想。如果沒有它,那些孩子們連“非法”的學校都沒得上。

  我勸父母不要辦了,他們卻說:“我們可以一走了之,但那些孩子怎麼辦?難道忍心看着他們失學,成爲文盲嗎?”爸爸媽媽都是上了年紀的人,每天備課熬到深夜,這都是爲了什麼?他們付出那麼多,可最後還是被以“非法學校”給否定了,這就是回報?最近,學校又收到了停辦的通知,難道政府忍心看到3000多個孩子失學嗎?

  學生們再也不想東躲西藏地上學了,給所有的孩子一所安定的學校吧!

  據新華社

  3.民辦教師渴望政府加以規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研究員崔傳義認爲,打工子弟學校辦學力量的“先天不足”,在不同程度上是普遍存在的,有的甚至還相當嚴重。然而,以此爲由,將其“一棍子打死”,徹底取締,還值得商榷。畢竟這些學校對低收入外來人口的子女普及義務教育發揮了補充作用。整個收費也只是公辦學校的一半。

  一位民辦教師說,家長在外打工不容易,能把孩子送來上學也不容易,而校長能支撐、維持這個學校更不容易。在這裏教書責任更重,工作壓力更大。如果沒有這些“非法”學校,很多孩子就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他最渴望的是,教育行政部門能把這塊市場規範起來,給他們一個辦學的名分。這樣,辦學的步伐就更大了。

  

  本文圖片由本報記者趙軼昕 李貴明攝

  《京華時報》 (2002年4月12日第A10版)

  ■上海 提供一張安穩的課桌

  在上海,如果外來民工的子女有就學的願望,絕大多數都能得到一張課桌。

  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的調查統計,目前上海在本市全日制公立學校借讀的外來人口子女已達10.36萬人。此外,上海還有由外來人員舉辦的簡易學校519座,在校生近12萬人,教職工約5000人。加上一些公辦或民辦的民工子女學校、班級,已基本滿足民工子弟的入學需要。

  上海市教委與市公安局曾於1998年頒發了《上海市外來流動人口中適齡兒童少年就學暫行辦法》,大部分區縣也制訂了相應的實施細則。在民工聚集較多的閔行區,區政府和教育等職能部門本着“扶持好的、淘汰劣的”的原則,將原有的96所規模小、設施差的民工學校精簡爲48所,並嚴格規定教室、廁所、食堂、師資及收費等相關標準,基本杜絕了危房陋舍,達到了標準化。

  一些近郊區縣將富餘的村校借給民工子女入學,黃浦等城區還騰出場地,在公辦中小學設民工子女班,或由公辦學校及利用社會力量專門開辦民工子女學校,努力讓外地孩童也能在良好的環境、設備、師資中接受相應的義務教育。

  ■武漢 公辦小學敞開大門

  在武漢市流動人口子女就學以前幾乎全部由民辦學校承擔,隨着城市生育高峯的退潮,生源的減少、教育資源的富餘使城市爲民工子女就學降低門檻成爲可能,一些全日制公辦小學開始降低門檻、敞開大門,不收借讀費,歡迎流動人口子女入學。

  武漢市教育局發展規劃處處長鬍臘芝說,民辦簡易小學對緩解民工子女的就學壓力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長期看,流動人口子女入學要實行公辦學校接收入學、在民工集中的地方佈局民工小學和社會辦簡易小學三管齊下。

  武漢市今年計劃將流動人口子女就學納入教育事業的發展規劃,每個區都將有學校取消借讀費,公開招收流動人口子女。學校名單將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示,公示的學校不僅免收借讀費,而且要低收費,對這類學校的管理將單獨評價,爲流動人口子女入學疏通渠道。

  ■北京 公辦學校有條件開放

  目前,北京市有打工子弟學校近200所,吸納外來學生超過4萬人,此外在全市公辦學校就讀的有8萬人。據瞭解,北京市近期將出臺相關辦法,要求全市公辦學校向外來流動兒童少年開放,同時整治、清理私立打工子弟學校,保留部分具備一定規模、辦學條件好的學校,取締那些限期內不達標的學校。另一方面,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透露,全市公辦學校不會無條件開放。作爲首都和特大型城市,北京對外來人口實行總量控制的政策不會改變,北京市只確保解決那些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確實需要、戶籍地沒有監護條件且在京居住時間較長的外來人口子女的就學問題。

  ■深圳 爲民辦教育立法

  《深圳民辦教育條例》現已完成草擬工作,交由市法制局審覈。深圳市人大已把這個條例列入今年的立法計劃,年內可望頒佈實施。

  據透露,深圳將給民辦學校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如經批准設立的民辦學校可在用地方面得到優惠地價,收費適當放開;民辦學校校長和教師認定、職稱評審、評優獎教和學生學籍等將與公辦學校執行同一標準;符合調入條件的民辦教師,由市、區人才交流中心代理調入手續。配合條例的實施,深圳還將制定民辦學校的設置標準,對專門招收非戶籍學生的民辦學校,適當降低有關門檻。

  目前深圳各類民辦學校增至144所,共接收10.28萬名非戶籍學生就讀;還有77所未經批准的民辦學校,也收有4.3萬名非戶籍學生。

  據新華社

  不能實行兩種國民待遇(專家觀點)

  國務院體改辦中國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就“民工子女教育”撰文指出,儘管許多城市的主管部門都在承諾着手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實際上卻收效甚微。少數地方反而以種種藉口增加對農民工子女教育的各項收費,或者是關閉農民工子女學校。爲什麼從道理上都可以講得十分明白的事情,在具體問題上卻難以得到落實呢?這裏既有認識上的問題,也有深層次上的體制矛盾。

  避免影響到部門的政績和形象

  許多地方在計算經濟發展總量或列舉政績的時候,基本上是以本地常住人口作爲基數。如果增加了農民工的子女教育,既要增加財政投入的支出,還要拉低已經被人爲高估的教育水準,影響到部門的政績和形象。因此,當地主管部門只得採取排斥和關閉的辦法,以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

  擔心農民工分享城市公共福利

  出於對農民工進城數量增加的擔憂。近些年來,人們已經逐步習慣於單身農民工在城裏就業。因爲他們只提供廉價勞動,來去自由,由於沒有子女和家庭的負擔,城裏人不必擔心他們留在城內,和城裏人分享城裏的公共福利,也不用害怕在城裏出現大量的貧民窟。可是一旦要把解決農民工的子女教育問題作爲城市政府必須要解決的日常工作,直接導致的現象就是,農民工家庭的整體進入。那麼城市政府要解決的就不僅僅是教育問題,還要涉及到他們的住房問題、社會保障問題以及就業問題,甚至對於城鎮公共設施供給的壓力。

  義務教育體制中出現真空地帶

  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也關係到我們國家城鄉分割的義務教育體制問題。目前,我國城市適齡兒童的義務教育費用基本由各級政府負責,而農村的義務教育則由鄉鎮級人民政府以教育統籌的形式向農民徵收,等於由農民自己掏錢解決國家要求的義務教育問題。現實中,農民工子女離開了農村後,由於交納的教育統籌費用沒有根據民工的就業流向在地區間劃轉,而農民工就業所在地的城市財政體制在義務教育支出中並沒有包含農民工子女的教育經費,等於在我國目前的義務教育體制中出現了一個真空地帶,實際上的受害者就是這些在城市打工就業的農民的下一代。

  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的問題並不難,因爲真正能夠攜帶子女在城市間流動的民工家庭並不多。關鍵在於我們各級政府站在什麼樣的角度去認識農民工的子女教育問題,是否能夠從心理上把他們與城裏人公平對待,並逐步從體制環節上來解決這些現實的矛盾。

  政府應對農民工正常服務

  要正確認識農民工也是城市財富的創造者,他們在無法享受城裏人各項公共福利的狀況下,以極低的成本爲城市的企業提供了大量利潤,並創造了城市的稅收,同時還在很多方面承擔各種不公平的費用。因此,城市政府有責任有義務來解決農民工的子女教育問題,這是政府對於作爲納稅人之一———農民工的正常的服務。

  應允許民辦學校在城裏存在

  要正確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們是在以一部分農民不能享受正常的城鎮化進程的代價換取了近些年城市的快速發展。應允許在城市裏專門解決農民工子女基本教育的民辦學校存在,不能以降低城市教育水準爲藉口關閉這些學校,使大量農民工子女失學。

  農民也享有城市文明的權利

  不必擔心農民工會大量的涌入城市,帶來城市的不安定。因爲根據近些年對農民工的調查跟蹤,農民工的流動就業行爲是完全理性的,並不像某些媒體宣傳的那樣是盲目的。而且,從未來戶籍制度改革的方向上看,農民也應該享有這個國家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正常權利,這是憲法賦予的權利。

  加快我國現行的義務教育體制的改革,實行城鄉公平、地區公平的國民義務教育制度。不能實行兩種國民待遇。在過渡期間,政府應對在城市內私立的農民工子女學校的辦學條件予以補貼,提供基本的場地,並嚴格監督不得亂收費,防止增加農民工的負擔。

稿源 京華時報 編輯 劉翊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關閉窗口
 
| 北方網最新新聞排行 | 教育熱點新聞排行 |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