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隨著高考、中考分數相繼揭曉,一些成績不理想的考生出現了焦慮等比較常見的情緒障礙,不僅影響了學生生活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會影響其今後的考試狀態,以及身心健康發展。
記者在山西省教育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就碰到了幾位考後引發情緒障礙問題的學生,他們當中既有參加完高考的高中生也有剛剛結束中考的初中生。
山西省教育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李志傑,專門從事青少年心理諮詢。他對這些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之後,也為存在類似情況的學生及其家長提出了一些建議。
典型表現
李志傑在對這些前來進行心理諮詢的學生進行觀察後發現,他們存在的問題有幾個共同點:考試成績出來之後,平時活潑健談的孩子變得沈默寡言,不多說話,食欲減退,而且容易發脾氣,還出現失眠等相關癥狀,這種癥狀持續時間都在半個月以上。家長們看到孩子出現了這些癥狀,急忙帶孩子前來諮詢,希望能讓孩子盡快緩解這種癥狀,恢復正常狀態。
心理分析
『我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發現考後引發焦慮的問題實際還是考試分數的問題,他們擔心自己能否如願考上理想的學校。』李志傑說,這些孩子的成績都在班級的中上水平,平時學習努力刻苦,在昇學考試後,有的是因為對自己的期望太高,但是估分後,發現考得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好,由此引發的失落,自卑感明顯增強,導致了情緒障礙。
『還有的孩子在知道自己高考分數後,每天都睡不著就等著分數線的公布。』在諮詢者中,有一名學生高考分數為430分,整天情緒低沈,郁郁寡歡,經過交流得知,這名學生報考的是三本類的學校。而目前,高考的二本線已公布,三本線還未劃定。這段時間,他開始推測自己能否順利達線。他的分數按照去年的三本線是不達線的,可今年的一本、二本分數線都比去年適當下降了一些。如果按照這個邏輯,今年的三本線也應略降,他有可能達線。但這僅僅是假設並不能確定。這就意味著他站在大學校門的邊緣,有可能幸運地進入大學校門,但也可能會被拒之門外,在這種模棱兩可的期待中引發了這名學生的情緒障礙。
心理疏導
家長:莫把烏雞當鳳凰
幾年前,初二學生徐力用榔頭砸死自己母親的故事觸動了無數父母的神經,一幕慘劇的發生背後肯定蘊藏著許多隱喻的矛盾與衝突。李志傑建議學生家長首先要記住:"莫把烏雞當鳳凰。"每個人的成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我們不要硬逼孩子去做他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那樣反而害了孩子。應當讓他順其自然地發展,總會有他自己的發展平臺。
其次,李志傑認為,現在的家庭教育應注意培養孩子自強自立、增強挫折適應能力,要知道人是自然的產物,最後還會回歸自然,所以要做適應社會、適應自然的人。
學生:盡力就好,敗就敗了
許多學生在考後會面對來自諸多方面的壓力:如周圍的親戚朋友、自己的老師、同學等等。還有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值普遍較高,希望達到什麼什麼的標准。當你沒有達到他們的期望值時,便產生了一種愧疚感,覺得父母為自己付出了那麼多,自己該很好地回報他們。此時我們是否可以想一想:自己努力了嗎?是否盡自己的全力了?如果已竭盡全力但仍無達到父母的要求,就不必再過多地責備自己,你不妨可這樣思考:我盡力了,沒有什麼可遺憾的。接下來我仍然要盡力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
如果這次考試失敗,無論你傷心、失落、痛苦、自責,它都已經成為事實,因此,你就應該勇敢地正視現實、面對現實,並想法去接受它、適應它。
家長:交流是良方
以上出現的情況是考試後中期出現的問題。剛考完後家長還不敢問孩子考得怎麼樣,怕給孩子造成負擔,可知道自己的考分後應該積極地和孩子溝通,落榜後不要嫌孩子考得不好,不理孩子,這時孩子最需要的是理解與關心。我們家長要更好地幫助孩子盡快恢復情緒,好好地商量一下接下來怎麼做,而不是放棄。(郭麗菲)
(心理諮詢師:山西省教育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青少年心理諮詢專家李志傑)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