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現在同學聚會真是越來越難了!』8月31日,剛參加完山東師大附中06屆16班聚會的張文思告訴記者。她和原來的高中同學如今已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大學裡,只有放假時纔可以見面。『假期眼看就結束了,大家纔組織起一次聚會,還有幾個人在外地實習不能回濟南。人越來越難湊齊了。』張文思說。
如今,同學聚會難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80、90後的孩子們對於重敘同學情誼的熱情顯然不如他們的父輩那麼強烈。 『老同學』在他們心裡只是一個偶爾會懷念的名詞。 『在大學又有了新朋友,平時都把時間花在與新朋友相處上,與原來的同學疏於聯系,時間一長感情就沒那麼濃了。』張文思感慨地說。『大家進入的大學層次不一樣,個人經歷也不同,差距一拉大,原來的好朋友也沒有了共同語言,聚會變得越來越讓人尷尬。』參加此次聚會的段曉萌對記者說。在她的同學中,有人上了名牌大學本科,有人去了職業學院專科,求學環境相差很大。『同學聚會免不了要談到各自的情況,在差一些的學校上學的同學就會感到自卑,不願意多談自己。時間一長,這些人對同學聚會就有抵觸情緒,很少露面。』段曉萌補充道。王瀟瀟一畢業就遠赴韓國求學,難得暑假回國與大家團聚。 『我在國外上學,和大家見了面覺得很親切,可是,我們討論的話題已不能像原來那樣親密,只能聊一些近況和新鮮事,這種感覺很不好。』談話間,她的臉上掠過一絲失落。
莊嚴是這群好友中為數不多的男生。他向記者談了自己的看法:『現在聚會的方式太單一,除了KTV唱歌就是喝茶、吃飯,我們對這樣老套的方式厭倦了。同學聚會的吸引力越來越小。』
『許多孩子都有「421」綜合癥,四位祖父母、兩位父母寵著一個孩子。孩子是全家的掌上明珠,因而不太在乎他人的感受。很多獨生子女自我意識較強,他們比較關心自己的事情,很少考慮他人,更沒心思去參加看似事不關己的同學聚會。』濟南市煉油廠子弟中學的李瑞雪老師,從學校和家庭教育的角度對『聚會難』這一現象進行分析,『在學校裡,分數是對每個同學來說最重要的東西,與人交流的技能則不被關注。班會有時流於形式,並沒有真正起到使同學們相互溝通和了解的作用。學校裡也出現了不少患有自閉癥的同學,有些是不願與人交流,而有些是想交流卻不會交流。這需要我們教師和家長引起重視。』 (董卿陳宇暘)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