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訪談:旅英華裔藝術家群展
東倫敦2012奧運主會場附近的一家畫廊正在舉行題為《北京到倫敦》(Dragons in the Lion」s Den)的旅英華裔藝術家群展,參展的藝術家中有十幾位在英國攻讀藝術的華人學生。我把這個展覽的策展人、目前在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攻讀純藝術專業的孫寅傑請到了BBC演播室。
子川:你作為一位純藝術專業的學生是怎麼想到要組織這樣一個展覽?
孫寅傑(以下簡稱『孫』):我之前就有過策展經驗,曾經帶領20多位英國藝術家前往中國辦展覽,也策劃過自己的個人展覽。組織這次展覽主要是因為大家面臨畢業,就想在那之前做一個總結性的展覽。一開始是朋友介紹我參與進來,後來大家都推選我做策展人。我就把一些藝術家組織起來,把機會跟大家一同分享,這樣纔會受到社會的關注。
子川:展覽的主題是如何選定的?
孫:《從北京到倫敦》主要的意思就是,因為2008年的奧運會是在北京舉行的,明年奧運會即將在倫敦舉行,而畫廊本身就在奧運會主會場的旁邊,這是一個接力。
文化跟體育是有共同點的,體育精神沒有國界,藝術也是沒有國界的。我希望用一種藝術精神來表達旅英華人華裔對奧運盛事的支持。同時,有機會展示華人新銳藝術家的力量也非常難得。
子川:參展作品都是與這個主題相關嗎?
孫:這次參展的所有藝術家的作品都帶有自己的個人特點。他們作品的共同點是,或多或少帶有一些中國元素。這就是從共同中尋找不同之處,因為現在大家都追求自我,所以作品不一定都與奧運有關。
子川:展覽快結束了,反響如何?
孫:中國各大媒體都報道了展覽,每一位藝術家都能夠展出自己最近的作品。到目前為止,展覽很成功,展期已經延續了一個月。在展覽開幕酒會上,第一次參展的藝術家張廣宇的作品已經售出了。這是對其他藝術家很好的鼓勵。
子川:來自英國本地的關注多嗎?
孫:在開幕酒會上,有七、八成觀眾是英國本地人。畫廊那邊邀請的客人也都是英國人。著名雜志Time Out把這個展覽選為5月份最好的5個展覽之一。
子川:能不能介紹一下你本人的參展作品?
孫:我有三幅作品參展,主題叫《消失的村落》,主要反映我自己江西老家的社會變遷。因為當地在進行改革,整個鄉村都有很大的變動。我去年回去的時候,看到即將要發生的變化,有所擔懮。在這種情緒之下,我畫了一系列描繪鄉村的風景畫。非常寧靜、平和,但是色調非常低沈。我希望能夠運用自己的畫筆和攝影鏡頭,把即將消失的東西記錄下來。
子川:最近幾年曾經有過一些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展覽,《從北京到倫敦》跟其它展覽有什麼不同之處?
孫:我個人非常崇尚把自己本國的文化推廣出去。而且,我的這種推廣不是曾經那種照搬過去,我希望能夠展示一些新形象,並不只是傳承。我們希望把最近二、三十年發展出來的一些結果展示出來。
其它的展覽也都各有特點,但是我還是希望能夠把中國純藝術這方面的新生力量表現出來,更加真實地反映出英國華人華裔藝術家的狀況。
子川:在英國學習純藝術專業的中國同學為數不多。這是出於什麼原因?
孫:選擇純藝術,在就業選擇上范圍比較窄。而且,目前中國的藝術市場對一些人來說比較浮躁。本來選擇純藝術就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很多人能夠堅持下來完全是出於喜好,這也是大部分人不選擇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