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訪談:英中關系的『青年破冰者』
剛剛落下帷幕的『閃亮國際學生獎』中有5名華人學生獲得英國12個地區『年度國際學生』獎的稱號。其中,英格蘭西南部地區的獲獎者張曦正在巴斯大學攻讀航空工程博士學位。
課業之餘,她積極參與以促進英中貿易為宗旨的48家集團俱樂部的『青年破冰者』活動。張曦不但參與這個組織的活動,更被推選為執行董事之一。那麼,作為留英學生,張曦能對英中關系做什麼貢獻?
48家集團在1950年代成立,宗旨是開發同中國的貿易,打破當時西方對中國的限制。2008年,48家集團成立了『青年破冰者』組織,吸收英國各界年輕人的參與。
張曦說,之前她得到一個偶然的機會,去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實習一天。在那裡,她結識了一位曾經在中國工作過的英國朋友,而這位朋友就是『青年破冰者』的成員。
這位朋友對英中關系非常熱情,愈加鉤起了張曦對英中關系的熱情,於是,自然而然地也加入了這個組織。
出謀劃策
一開始,她只是去聽一些講座、參加一些活動。幾個月之後,熟悉了環境的張曦從其他人那裡學到了許多商業經驗,慢慢地開始為組織方出謀劃策。
作為一位有工程背景的成員,她在英中關系的教育和工程領域有很多真知灼見,組織方漸漸發現了她的纔能。
隨著『青年破冰者』組織不斷地發展壯大,大家計劃在英格蘭中部伯明翰地區成立一個分支機構。
由於這一地區是英國的傳統工業區,張曦的背景在籌劃期得到了良好的發揮,活躍的她順理成章地被推舉為該組織的董事之一。
其實,在『青年破冰者』組織,跟張曦一樣身為在讀博士生成員為數甚少。那麼,她作為學生,對這一組織的貢獻是什麼?
她說,作為學生,她沒有什麼負擔,可以用比較開放和直接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更從來沒有想要從這些活動中得到什麼利益。
張曦希望能夠讓英中社會的上層多了解中國學生的需求、困難,在學習、生活、就業等方面所面臨的各類挑戰。
特別意義
張曦覺得『青年破冰者』組織非常有意義:『首先因為這個組織網羅了英國和中國各界不同背景的青年人,相互學習各自的經驗;其次,大家不是在一起工作,而是以朋友的方式坦誠交流;另外,這裡的英國成員中很多都有中國經驗,這樣交流起來特別有共同語言』。
在與英國朋友的交流中,張曦發現,他們中的很多人非常明白中國,這給了她很多啟發,使她可以換一個角度、更加透徹地理解中國。
張曦認為,英中關系有很多繼續挖掘的潛力,但同時面臨的挑戰也很大。她解釋,最大的挑戰在於,對彼此的了解還不夠。
她舉例說,在處理一些細節的時候,她假設對方知道某個問題,其實對方根本不明就裡。反過來也是一樣。因此產生一些誤解,造成辦事不順。
張曦希望,英中雙方能夠多多加強了解和溝通,克服這種恐懼的心理,因為『最大的恐懼來自於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