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加強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的頂層設計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青年報 作者:諸葛亞寒 編輯:周曉宇 2016-10-27 09:04:14

內容提要:自1956年國務院批准設立北京、上海、廣州、成都4所中醫學院以來,我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已走過了60年曆程。

  自1956年國務院批准設立北京、上海、廣州、成都4所中醫學院以來,我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已走過了60年曆程。今天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大良表示,我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經過一代代中醫藥人的不懈努力,中醫藥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據張大良介紹,目前全國有高等中醫藥院校42所,設置中醫藥專業的高等院校238所,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46個,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7個。院校教育已成爲中醫藥高等教育的主體,實現了由傳統教育方式向現代教育方式的轉變,初步形成了以院校教育爲主體,多層次、多類型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在人才培養方面,張大良表示,通過開展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相結合的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初步形成了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如“院校-師承-家傳”三位一體的中醫臨牀型人才培養模式;以跟師學習、注重經典、“早臨牀、多臨牀、反覆臨牀”爲特點的“院校-師承”人才培養模式;以“院校-師承”教育爲主,結合學術流派傳承爲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等。

  張大良說,目前,中醫藥類專業在校生已有70餘萬人,爲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等各個領域提供了高質量的專門人才。

  此外,我國中醫藥院校功能不斷強化,成爲中醫藥社會服務、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在三級以上的中醫醫療機構中,絕大多數爲中醫藥院校的附屬醫院或教學醫院,其中,直屬附屬醫院64個,基本涵蓋了我國綜合實力強、區域影響力大的中醫醫療機構。

  同時,我國已初步建立了民族醫藥高等教育體系,在民族地區開辦了不同形式的民族醫藥相關教育培訓,已獨立設置了藏、傣、壯、哈、回等民族醫藥專業,“十二五”期間培養了5000餘名民族醫藥專門人才。

  張大良指出,近年來,中醫藥在國家對外交流和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

  張大良說,中醫藥院校積極服務於“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建立了中醫孔子學院、海外中醫中心等對外交流合作機構,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教育合作項目,來華留學生數量長期處於自然科學類學科留學生數量的首位。

  但是,張大良坦言,目前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比如,中醫藥院校教育與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緊密結合有待加強;中醫藥教育吸引力不足,中醫藥類專業學生專業思想仍不穩固;中醫臨牀教育基地建設滯後,中醫學生職業素養和臨牀能力培養有待加強;師資隊伍總體數量不足,高水平師資匱乏,師資隊伍建設亟待加強,以及中醫藥高等教育發展不平衡,區域間發展差異較大。

  針對這些突出問題,張大良表示,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進一步加強醫教協同,聯合制定《關於醫教協同深化中醫藥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強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的頂層設計,聚焦改革重點,深化中醫藥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爲健康中國建設和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堅實人才保證。

  另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長盧國慧介紹,今年,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決定聯合開展新中國中醫藥高等教育60年系列活動,包括初步定於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在北京召開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座談會,評選表彰60名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以及開展新中國中醫藥高等教育60年回顧與成就展,製作新中國中醫藥高等教育60年專題片,編制新中國中醫藥教育60年大事記。(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諸葛亞寒)

下載前沿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_ | siA | ۸u^ | ptڭ | ߮v | ] | pT | HkM}H|qܡG022-23602087 | |lcGjubao@staff.enorth.cn | |O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ѤѬz_vҦ
WȹqH~ȸg\iҽsGzB2-20000001 @HǼť`س\iҸG0205099 @psDHAȳ\iҽsG12120170001zw 120100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