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重點專項天津跟蹤 研究階段性成果發布會(圖文實錄)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作者: 編輯:張靜怡 2019-03-28 20:09:00

  2019年3月28日上午,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天津跟蹤研究工作組在南開大學召開成果發布會,天津跟蹤研究組組長、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馮銀廠教授和天津市氣象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韓素芹研究員通報了相關情況,並回答媒體關心的問題,發布會由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畢曉輝副教授主持。

  主持人: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今天召開這個會議,主要內容是向大家介紹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天津跟蹤研究工作組的階段性工作成果,解讀天津市大氣污染成因,並為下一步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建言獻策。

  2017年9月,“1+X”模式的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正式成立,並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2+26”城市派駐了跟蹤研究工作組,針對各地大氣污染成因和治污措施效果開展駐點研究。其中,天津跟蹤研究工作組由南開大學牽頭,天津市氣象科學研究所、天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和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參與。

  自2017年9月啟動以來,天津跟蹤研究團隊以天地空立體大氣污染觀測網絡為基礎,通過外場觀測、實驗室分析和數值模擬等綜合研究手段,開展了大量科研活動,積累了各類科學數據近千萬條,在天津大氣污染成因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

  目前的階段性結論主要包括3個方面:一是天津大氣重污染是污染物本地累積、區域傳輸和二次轉化綜合作用的結果。在秋冬季期間平均狀態下PM2.5貢獻中,本地一次污染物排放佔40%左右,區域傳輸佔30%左右,其餘包括二次轉化等環節,這個比例和周邊絕大多數城市大體相仿。二是過去幾年天津的針對性治污措施是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的主要原因,這也說明天津的治污道路方向是正確的。三是城市間大氣污染的相互傳輸是客觀存在的,但本地排放是絕大部分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主持人:下面請各位記者朋友就關注的問題進行提問。

  人民日報記者:我想請問馮銀廠教授,2018年天津市PM2.5濃度52微克/立方米,是開展PM2.5監測以來的最好水平,請問具體原因是什麼?是否靠天幫忙?

  馮銀廠(南開大學教授):謝謝您的提問。經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2018年天津市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PM2.5濃度同比下降16.1%,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1.5%,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13天,都是近年來歷史同期最好水平。這其中有2018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氣象條件整體相對較好的原因,但主要還是“人努力”的結果。根據模型計算,2018年天津市空氣質量改善幅度中“天幫忙”佔30%左右,“人努力”佔70%左右。

  特別是2018年的幾項治污措施減排效果顯著。一是集中排查整治“散亂污”企業2.1萬家,二是新完成居民冬季清潔取暖33.7萬戶,三是完成工業園區(集聚區)整合47個、撤銷取締13個,四是對全市452家重點和1511家一般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工業企業全部建檔立卡、逐一治理,五是將全市41臺煤氣發生爐全部淘汰。此外,2017年天津淘汰燃煤鍋爐10938臺,全市僅保留147臺燃煤鍋爐;2017年5月天津港全面取消汽運煤;2018年一季度秋冬季錯峰生產,全市鋼鐵等重點行業限產50%等措施也都在2018年發揮了非常大的減排效益。據測算,2018年天津市SO2和NOX排放量較2017年分別下降了1.49萬噸和2.05萬噸。在PM2.5濃度同比顯著下降的同時,2018年天津市SO2和NO2濃度也分別同比下降了25%和6%,和減排措施有非常好的關聯性。

  中央電視臺記者:請問天津市大氣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馮銀廠:謝謝您的提問。

  天津跟蹤研究集成了天津市高分辨排放源清單、精細化來源解析等技術,基本弄清了天津市大氣污染主要成因:

  (一)污染物排放超出了大氣環境容量是大氣污染的根本原因。

  天津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工業佔比高的產業結構和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實現根本轉變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一是產業結構偏重。作為傳統的特大型工業城市,2017年天津第二產業佔比達40.8%,盡管天津通過對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但產業結構優化、新舊動能轉換尚需時日。二是能源結構偏煤。受冬季采暖需求突出等因素影響,煤炭佔一次能源比重在45%以上。外購電比例約30%,明顯低於北京和上海(分別超過70%和40%)。三是運輸結構偏汽運。天津公路貨運比重較高,機動車排放氮氧化物貢獻突出,特別是佔汽車保有量不到10%的柴油貨車排放佔機動車排放總量的70%。過境的貨運車輛中,近三分之二是重型柴油車。此外,天津正處在開發建設的重要階段,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各類施工項目散布點多面廣、強度大。

  雖然通過治理和監管,天津有效提昇了企業、工地等排放個體的環境績效,污染物排放總量有所下降,例如天津市SO2和NOX排放總量2018年較2015年分別下降了27.96%和22.75%,但由於企業多、工地多,造成污染源數量多,導致天津的污染物排放總量還是很大的。

  (二)天津市的大氣污染是污染物本地積累、區域傳輸和二次轉化綜合作用的結果。

  2017年天津秋冬季PM2.5本地主要來源包括工業和燃煤(13.4%)、柴油車排放(9.7%)、民用燃煤(9.0%)、鋼鐵冶煉工序(8.3%)、道路揚塵(7.5%)、施工揚塵(4.8%)、裸地揚塵(4.3%),其他工業過程(4.8%),其他來源(生物質燃燒、餐飲、農業源等)8.3%;區域輸送貢獻30%左右。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我想請問馮銀廠教授,天津大氣重污染過程由何種原因導致?

  馮銀廠:我們跟蹤分析了2013到2018年以來天津所有大氣重污染過程。從其中25次典型長時間重污染過程的分析結果來看,PM2.5化學組成以硝酸鹽、有機碳、硫酸鹽等為主,佔比在40%-60%。這些組分的來源既有一次排放,又有二次轉化,氣象條件大多是“低空西南風+大氣邊界層大幅壓縮”,約76%的重污染過程前期觀測到低空西南風輸送,大氣邊界層高度被壓縮至200米左右,大氣自淨能力不及清潔天氣的20%,造成本地排放及區域輸送的污染物快速累積。約50%的重污染過程觀測到明顯的化學轉化影響,特別在濕度較大的條件下,二次轉化的貢獻更顯著。

  新華社記者:我想提一個問題,天津東臨渤海,屬於沿海城市。是不是說天津的擴散條件就明顯好於其它城市呢?

  韓素芹(天津市氣象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我來回答一下。渤海是內海,天津雖然是東臨渤海,但大氣擴散條件卻較為不利。我這裡有一組數據,2018年天津市平均風速為2.19米/秒,小風頻率為35.1%,平均混合層高度約為589米,逆溫出現概率20.7%,相對濕度56%;這些氣象指標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總體處於中游水平。

  此外,天津市區距離渤海50公裡,在靜穩天氣下,海陸風等局地環流的影響較明顯。受海陸風環流影響,污染物向遠方的擴散會受到抑制,污染物濃度在局地環流的空間范圍內循環積累。

  特別是,當西南或弱西北氣流系統與海陸風交匯時,很容易在天津市及周邊地區的交匯處形成輻合流場,出現局地高濃度污染。天津一些重污染過程的輻合流場特點明顯。例如2019年2月22日,受輻合影響,周邊污染物向位於天津的輻合區域匯集,天津市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水平,但周邊城市空氣質量基本處於優良。謝謝!

  人民網記者:如何認識區域傳輸的問題?天津與周邊地區的相互影響大不大?

  馮銀廠:城市間大氣污染的相互傳輸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城市既受其它城市影響,也必然影響其它城市。但整體上看,本地排放仍是京津冀及周邊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從一般規律來看,排放量大的城市空氣質量就較差,以氮氧化物為例,“2+26”城市環境空氣中濃度的排序與其排放量排序基本一致。

  每個城市應該做的,就是大氣污染治理過程中“自掃門前雪”,把本地污染排放降下來,這不僅對自身空氣質量的改善起到關鍵的作用,對整個區域污染背景濃度降低也會有重要貢獻。

  今日頭條記者:如何評價天津市過去幾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效果?

  馮銀廠: 2018年,天津市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45.8%;空氣質量綜合指數5.78,較2013年下降36.3%;重污染天數10天,較2013年減少39天。2013~2018年天津市大氣重污染PM2.5峰值濃度呈降低趨勢,污染平均持續時間明顯縮短。

  近年來天津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根本原因是治污減排力度大。一是在能源結構調整上,煤炭消費量佔比由2012年的64.5%降至2017年的48.4%,燃煤結構得到明顯優化,電煤佔總燃煤比例顯著提高。全市現存燃煤鍋爐僅147臺;累計完成居民冬季清潔取暖80.4萬戶。二是產業結構調整上,完成了2.1萬家散亂污的集中整治,開展了工業聚集區的提昇改造,全市二產比重由2012年的51.7%下降至2017年的40.8%。三是在末端治理和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全市22套公共煤電機組和28套自備煤電機組全部完成清潔化改造,2600萬噸電煤達到燃氣排放標准。鋼鐵、水泥、有色等重點行業穩定達到特別排放限值。在2015年6月全部淘汰全市29萬輛黃標車的基礎上,至2018年累計淘汰老舊車52.3萬輛。對15928臺非道路移動機械實行清單管理。揚塵管控成效顯著,全市降塵量維持較低水平。此外,區域上,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的協同減排也為天津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起到積極作用。

  總體上,2013~2018年天津市采取的治污措施使PM2.5濃度同比下降36.6%,“2+26”城市間的區域協同控制使天津市PM2.5濃度同比下降9.2%。各項治污措施中,控煤措施對全年PM2.5濃度改善貢獻52.2%,控工藝過程措施對PM2.5濃度改善貢獻26.2%,控塵措施對PM2.5濃度改善貢獻10.9%,控車措施對PM2.5濃度改善貢獻3.7%,重污染應急措施對PM2.5濃度改善貢獻3.5%。

  津雲:對天津市下一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天津跟蹤研究組有何建議?

  馮銀廠:天津市空氣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但形勢依然嚴峻。由於污染物排放仍超過環境容量,大氣質量受很多自然邊界條件的影響還很明顯。空氣質量的明顯改善證明我們的大氣污染防治戰略方向是正確的,但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大氣污染的復雜性,隨著污染治理的不斷深入、治理難度會越來越大。要實現環境空氣質量的持續根本改善,我們還有很艱巨的路要走。

  天津跟蹤研究組有如下建議:

  (一)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約束,謀劃設計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在“轉型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正確認識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大氣污染治理不是要阻礙經濟發展,而是要為發展提供服務,只不過是“不要這樣發展,要那樣發展”。要以環境容量為約束,設計產業優化調整和轉型昇級的技術路線,確定各行業的相關績效標准,優化配置環境容量資源,提出有限環境容量下的重點行業有序發展模式,引導企業提昇改造、促進轉型昇級和綠色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

  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是能源結構優化的長期戰略。同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優化燃煤結構也是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在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的前提下,要繼續推進煤炭結構的優化調整,重視煤炭消費進一步向燃燒效率高、治污水平先進的電力行業集中。事實上,天津市環境空氣質量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於此。近年來通過燃煤結構的優化,天津市電煤佔比不斷提高,目前在70%左右。我們還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提昇空間。

  (二)進一步提昇工業污染源全過程管控和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在工業污染源深度治理方面,通過加嚴排放標准,倒逼企業提昇改造末端治理設施是很重要的。同時,提昇工業污染源全過程的工藝水平和管理水平,對於減少末端治污負擔、提高工業污染源深度治理效率也同樣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在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要從不同角度、不同環節全面加強宣傳教育和培訓,進一步完善網格化管理機制,推進揚塵污染的全域精細化管控。

  (三)充分發揮跟蹤研究機制的優勢,做好科技支橕與服務

  隨著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斷深入,污染特征會發生演變,精准治污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要充分發揮“研究者+決策者+執行者”三者聯動機制的優勢,及時跟蹤污染特征的演變規律,動態評估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的環境效果,為科學、精准決策提供科技支橕和服務。謝謝!

  主持人: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感謝記者朋友們對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重點專項工作的支持和關注。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