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心疼孫女讓娃睡懶覺 沒想到引發家庭矛盾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作者: 編輯:張靜怡 2020-08-25 10:15:00

內容提要:70歲的鍾大伯(化名)陷入了『暑期焦慮』:這個暑假,他每周都要接送孫女上下培訓班。高溫、酷暑,每天回來,都像腳踩棉花般沒力氣。

  70歲的鍾大伯(化名)陷入了“暑期焦慮”:這個暑假,他每周都要接送孫女上下培訓班。高溫、酷暑,每天回來,都像腳踩棉花般沒力氣。

  除了身體上的不適,還有精神上的緊張。

  覺得兒子兒媳給孩子報班太多,鍾大伯還和他們產生了衝突:“大熱天的,大人孩子都遭罪。”

  這段時間,鍾大伯因為容易激動發火,失眠,胃口差,血壓一直不穩定,來到了浙江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科就診。

  每天接送孩子回來

  渾身無力,腳像踩了棉花糖

  鍾大伯退休前在浙江某縣一家事業單位搞行政工作,工作兢兢業業。原本答應單位返聘,但兒子在杭州娶妻生子後,他改變了注意。“兒子媳婦都是普通公務員,叫個保姆得不少錢,也不放心啊!老伴一退休就趕去幫帶孩子,我晚個兩年也成為‘杭飄’帶娃一族。”

  孫女進入幼兒園,可稍喘口氣,早晚接送外,鍾大伯老兩口有了一段平靜很有規律的生活:早起晨練,上午看報紙和電視,午睡後下午和朋友聚會下象棋;老伴晨練後買菜燒飯,下午打麻將,晚上跳廣場舞。

  這樣逍遙的日子,隨著孫女上小學一年級徹底打亂,幼小銜接,暑假惡補。“孩子爸媽給孫女制定了詳細的學習時間表,幾乎每天的時間都被排滿:周一上午英語,周二上午語文,下午數學,周三……老兩口輪流轉兩趟車送接孫女上培訓班,大熱天的,大人孩子都遭罪。”鍾大伯嘆口氣說。

  年復一年,孫女已讀五年級,今年情況頗為特殊。因疫情,超長寒假,剛上2個月課又放暑假。“我有高血壓,老伴患糖尿病。老伴主要搞家務,像打掃衛生,買菜、煮飯。孫女挑食,大熱天的每天都在為買什麼菜操心;我負責送孩子去培訓班。”

  七月雨多天涼,還以為是涼夏,沒想到八月騰地來了火球,一直燒到現在不退。“地面溫度五六十度,有時培訓班一課連著一課,三四個小時,我只能找個陰涼處息息,回到家一身汗,頭暈,腳踩棉花般沒力氣。”鍾大伯深有感觸地說,時間長,高溫,暑期帶娃是老人一年中最辛苦的日子。

  讓孫女睡了個懶覺

  誰想引發家庭矛盾

  “老家房子賣了,杭州買了個小套,和兒子一家住同一小區只隔幾幢樓。暑假為方便照顧,送培訓班,孫女就住我們這兒,朝夕相處自然高興,與兒子媳婦見面時候多了,矛盾就明顯了,大多因孩子學習而起。”說起“隔代親“,鍾大伯毫不避諱,認為孩子是要努力學習,但得勞逸結合;兒子媳婦則要求嚴格,一點都不松懈。

  老人當面無法說服小兩口,背地則“放水”。

  暑假,孩子爸媽給孩子制定了非常具體的暑假作息時間表,要求老人得按“章”進行監督。一次,白天高溫上培訓班,晚上睡得較晚,鍾大伯兩口早晨就讓孩子多睡會。沒想到,兒媳婦有時回了一趟家,老人的“無原則”即刻敗露,8點鍾了,孩子居然還在床上。結果到了晚上,小兩口回來批評了女兒,還責怪老“太縱容”。

  最讓老人提心吊膽,怕孩子磕到碰著病了。每次看到孫女白晢的右小腿一塊淡淡的青紫,鍾大伯心裡就一緊。“7月初的一天,與孩子去附近小公園玩耍,孫女與其他小朋友相撞,說小腿很痛。到醫院檢查說沒什麼問題,就是一大塊瘀青好長時間纔漸漸淡去。”

  雖然兒子兒媳沒說什麼,臉色陰沈卻好幾天。

  “如今,帶孫女去培訓班什麼的外出,條件反射似精神高度緊張,孩子11歲,身高近1米5,雖說百般不情願還像小時候緊拽著她手,生怕再有什麼閃失。”鍾大伯失眠、食欲減退,莫名緊張,老毛病高血壓也起伏不定……

  “向醫生傾訴,疏導後,心裡舒服多了。”離開診室,鍾大伯臉色好了許多。

  這段時間,快要上學了,鍾大伯自嘲地說:“總算‘神獸’要歸籠了,一年中最艱難帶娃日子將結束。”

  暑假,帶孫輩的老人,壓力最大

  “經過評估,鍾大伯屬於輕度焦慮,先進行心理疏導,若還不行考慮給他用點抗焦慮的藥物。”浙江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蘇衡說,像鍾大伯這樣來到心理門診“吐槽”的不多,但一到暑假老人成了“全職保姆”並不在少數。

  記者在省人醫內科門診隨機詢問了30位60歲以上老年病人或家屬,結果有12人,佔四成暑期要幫忙照顧孫輩,他們表示照顧孫輩“壓力、責任太大”,最擔心一時疏忽孫輩遇到意外傷害。

  對於老人,蘇衡建議應量力而行,在照顧孫輩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及時向子女反映、溝通,表達自身的難處,並尋求子女的理解。身體不適或出現失眠、坐立不安等焦慮情緒,及時到醫院請醫生疏導與治療。

  “作為子女要多關懷老人,不要將孩子的生活照料、學習、培訓等一股腦兒甩給老人;要體諒老人的辛苦,有空也要多為老人分擔一些帶孩子的責任,如下班休息天主動照顧小孩或承擔家務活等。”

  或許,隨著開學季到來,帶娃老人“暑期焦慮”慢慢消散,但明年,後年呢?”蘇衡提出,這個問題應引起家庭及社會的關注和重視。(通訊員 宋黎勝 記者 吳朝香)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