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七中西藏班2023年寒假學習生活紀實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作者: 編輯:張靜怡 2023-01-31 16:18:56

內容提要:為深入貫徹《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文件精神,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迎冬日暖陽,顯少年英氣,悟民俗之情,品文化魅力。春節假期,天津市第七中學特於2023年1月25、27日組織西藏高中班學生開展為期兩天的研學活動,活動旨在讓同學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以出游的方式獲取更多知識,彰顯時代青年精神面貌,體悟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走入文化殿堂 品讀民俗韻味

  ——天津七中西藏班研學活動圓滿落幕

  為深入貫徹《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文件精神,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迎冬日暖陽,顯少年英氣,悟民俗之情,品文化魅力。春節假期,天津市第七中學特於2023年1月25、27日組織西藏高中班學生開展為期兩天的研學活動,活動旨在讓同學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以出游的方式獲取更多知識,彰顯時代青年精神面貌,體悟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25日清晨,同學們秩序井然,一路歡歌來到了天津方特歡樂世界。在方特歡樂世界,同學們驚嘆於綜合了激光多媒體、立體特效等高科技設備資源而深度創意、嶄新詮釋的夢幻世界。

  活動以小組任務式學習為主,每個年級分為三組,研學導師將學習任務進行前置,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探究研學。

  活動以群組形式將學習所感所獲進行分享,在獲得全新的研學體驗的同時也盡情的領略了科技的魅力,培養了學生的集體觀念與團隊精神,弘揚、傳播了科學精神,促進了西藏班學子的健康成長。

  27日上午,同學們來到了西青區楊柳青古鎮,一同參觀了石家大院和楊柳青民俗文化館,通過體驗式參觀感受古老的天津地域民俗文化和厚重的歷史積淀。在研學導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先後進入到石家大院和楊柳青民俗文化館進行學習,尋根地域民俗文化。

  

  

  石家大院體現了清代北方民居建築的獨特風格,原為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士住宅。同學們在參觀學習的過程中領略了北方傳統民居建築之精妙,激發了對古建築的好奇心和研究興趣。

  楊柳青民俗文化館是以收藏、研究、展示楊柳青木版年畫為主題的博物館,同學們在館內欣賞了自明代以來珍藏的楊柳青木版年畫,充分了解楊柳青民俗文化的起源、發展、傳承與創新,通過了解民俗,增強了文化自信心。

  正逢新春佳節,來到天津地域民俗博物館,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更增添了同學們對“年”的味道,對天津地域年俗更深的體會。天津衛自明代設立以來逐漸形成一個“人雜五方”的移民城市,因此天津的春節習俗融合了中國南北方的新春習俗特點,並在融合過程中逐漸形成獨具特色。參觀過程中,同學們在認真聆聽,仔細觀看展品,相互交流,體味著一段又一段關於年的故事。

  27日下午,同學們一同來到了天津熱帶植物觀光園。天津熱帶植物觀光園是亞洲最大的室內植物園,各小組按照研學手冊中學習任務要求,開始自主尋找,自主學習植物相關小知識。小組成員在尋找的過程中開始相互討論,相互交流和分享。

 

  這樣的研學活動形式豐富了同學們對植物知識的儲備量。同學們一同親近自然,感受綠色,更深的體會植物生命是地球上不可缺少的必要存在。同學們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體會了分享知識的快樂,激發了同學們關愛自然、探索植物生命科學奧秘的濃厚興趣。

 

  這兩天豐富的研學活動,讓七中西藏班的學子走出校園,在行走的課堂中,學習科學知識,感受民俗文化,中國文化的瑰寶,其意義和價值十分深遠,對於社會的精神觀念和面貌影響很大,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頑強拼搏的傳承精神和品質,本次研學活動是對學校課程活動的良好補充,同學們也在研學中懂得了小組合作,相互配合,懂得分享的快樂體驗。

 

  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是集體學習和分享旅行的過程,保安全,有內容,會分享,纔是一次完整的研學旅行。行走的課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七中將以此次研學活動為契機,繼續加強對學生的教育與引領,讓同學們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成長。天津七中西藏班集體研學活動圓滿結束。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