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網游沈迷要從未成年人心理需求破題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中國教育新聞網 作者: 編輯:張靜怡 2023-03-15 14:55:39

內容提要:在移動互聯時代,不少未成年人熱衷於玩網絡游戲,有的甚至大家組隊一起玩。其中的原因可想而知,網游畫面炫酷、設計精巧、玩法多樣、體驗感強,作為一種娛樂方式,有許多吸引人的地方。而且,當下的網游已成為未成年人的社交話題乃至社交手段,有著『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意味。

  在移動互聯時代,不少未成年人熱衷於玩網絡游戲,有的甚至大家組隊一起玩。其中的原因可想而知,網游畫面炫酷、設計精巧、玩法多樣、體驗感強,作為一種娛樂方式,有許多吸引人的地方。而且,當下的網游已成為未成年人的社交話題乃至社交手段,有著“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意味。

  但需要區分的是,玩網游和沈迷網游是兩碼事,前者屬於正常的休閑活動,後者則有明顯的成癮特征,使學業乃至生活都受到嚴重影響。如果對網游失去控制能力,或意圖通過網游來回避現實問題,每天連續長時間玩網游,持續時長至少為半年到一年,別人制止時便大發雷霆,甚至作出極端反應,便可認定為沈迷網游,而這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防止未成年人沈迷網游,需要外部發力,如國家層面出臺措施,倒逼網絡游戲平臺強化“防沈迷模式”等,限制玩網游的時段、時長,尤其是嚴格治理那些存在暴力內容的網游產品。但更為有效或更為精准的解決之道,是家校合作發力,從了解未成年人沈迷網游的原因入手消除心理動機,通過提高媒介素養來提昇應對包括網游在內的信息技術的能力。

  具體來說,學校要通過營造團結友愛的班級文化、樂於探索的學風校風,來增強個體的綜合能力,讓每個學生更有歸屬感、價值感和向上生長的內驅力。同時,要打造高品質的信息技術課,來引導未成年人正確看待網游,了解網游的設計原理,認識到長期沈迷網游的巨大危害。通過系統的課程或有趣的主題課等,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養,其實是賦予他們以鎧甲,抵御住不良誘惑。當青少年了解了網游設計的原理,清楚了長期沈迷網游的後果,有了較高的媒介素養,便能變被動沈迷網游為把某些益智網游作為自主學習、科學探究的工具,主動運用網絡資源解決學業、生活、社交過程中的困惑。

  家庭層面則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接納,讓孩子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父母應為孩子作榜樣,及早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樹立遠大理想,做好人生規劃,在豐富探索體驗、提高學業成績、夯實能力的過程中找到自我價值感和生活意義感。實際上,許多孩子之所以沈迷網游,往往在於心理層面的深層需求得不到滿足。如父母不在身邊或親子關系出現較大問題,孩子在現實世界中缺少足夠的接納與認可,安全感和價值感不足,那就更可能轉而向虛擬世界尋求心理慰藉。現實生活中的心理滿足情況越糟糕,虛擬世界的沈迷就可能越嚴重。

  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是,中學階段往往是網游沈迷的高發期,主要原因是此時的青少年往往進入了青春期,獨立自主、穩定社交、自我價值感的內在需求逐漸變強。而此時也多是學業發展困難期、同伴交往關鍵期、親子衝突高發期,一旦因學業而起的諸多關系梳理不暢,他們很容易將網絡虛擬世界作為避風港。外界施加的壓力越大,他們越不願意從裡面走出來,日積月累便到了沈迷而不能自拔的地步。

  因此,防止網絡沈迷,基於平臺的限時段、限時間等舉措固然重要,但從內因方面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纔是治本之策。改善和增進親子關系,讓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愛與接納,有安全感、責任感和歸屬感,能降低孩子沈迷網游的概率。家長多站在孩子的立場,關注孩子的同伴交往,幫助解決其人際交往中的困惑,提高人際交往能力,體驗到現實人際交往的成功,也有助於提高孩子學校生活的質量,在學業發展關鍵期實現質的突破。

  總而言之,沈迷網游的背後邏輯是未成年人在現實生活中不被接納、認可,融入家庭和集體的渴望就得不到滿足,轉而尋求其他渠道,而網游就是一個工具。因此,對於已經沈迷於網絡的未成年人,家長切忌不問青紅皂白地責備,甚至采取過激行為進行乾預,如此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正確的做法是把孩子作為自主的個體,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在充分尊重、理解孩子心理需求的基礎上,改善教育方式,和孩子站在一起應對網游的吸引,幫助其從成長困境中走出來。(作者張貴勇 系本報記者)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