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的內容就一定對嗎?這些學生有自己的判斷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作者: 編輯:張靜怡 2023-03-27 16:30:13

內容提要:近日『清華學生發現諾獎背景報告筆誤』衝上熱搜第一事情要從一封來自瑞典的感謝信講起。這封抵達清華大學教授王向斌郵箱的信,感謝他和學生木清(化名)發現並指出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科學背景報告中的一處筆誤。

  近日

  “清華學生發現諾獎背景報告筆誤”

  衝上熱搜第一

  事情要從一封來自瑞典的感謝信講起。這封抵達清華大學教授王向斌郵箱的信,感謝他和學生木清(化名)發現並指出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科學背景報告中的一處筆誤。

  據清華大學介紹,量子糾纏是一種奇特的量子力學現象。此前三位科學家因開創性實驗,展示了處於糾纏狀態的粒子潛力,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引發學界廣泛關注。

  而2022年12月,在完成“大學物理”課程延伸學習時,電子系大二學生木清發現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科學背景報告的量子糾纏swapping推導中,第十一頁最後一個公式|Psi>_{1234}似乎有些不對。“正確公式右邊4項應該都取正號,然而它卻是2正2負”,難道公式出現筆誤了?

  面前是權威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自己是纔入門的學科“小白”,加之公式符號雖然有錯但並不影響前後文邏輯。木清猶豫再三,還是將自己發現的問題告知了老師王向斌。

  王向斌從教多年,第一時間為學生答疑解惑,已然成為他的習慣。兩人的探討一直持續到凌晨。一次次確認背景概念定義,一遍遍在稿紙上演算推導,結果表明,報告中確實筆誤了!

  於是,王向斌幫助木清把發現的問題反饋給了瑞典皇家科學院,對方誠摯接受並按照建議更新了報告版本。

  記者得知此事,試圖與學生取得聯系。校方工作人員反饋稱——木清此前就再三要求報道中不要出現他的本名,“什麼時候要是能做出真東西,再用真名。”

  做個會思考、敢表達的“啄木鳥”

  權威內容一定都是對的嗎?

  可能大多數人會回答

  “那當然!”

  “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有追求的人,一生都在不斷學習

  經常看到老師們感嘆:

  相比以前來說

  現在的很多學生不僅細心

  而且善於思考、敢於質疑

  這些品質都尤為可貴

  小學生隔空質問吳承恩:

  為什麼到了西域小國,宴席上還是中餐?

  2018年,還在上五年級的馬思齊同學,寫了一篇作文,隔空質問吳承恩,《西游記》中為什麼到了西域小國,宴席上還是中餐?“

  馬思齊的媽媽葛女士自己喜歡看書,這對孩子的閱讀習慣有很大影響。

  在媽媽的引導下,孩子不僅喜歡看書,還會反復讀一本書。像馬思齊在作文裡寫得那樣,《西游記》她看了很多遍,“先是看裡面的故事情節,後來愛看孫悟空大戰妖精的打斗場面,再後來關注起唐僧師徒的飲食來了。”

  為什麼唐僧師徒從大唐到天竺,一路上的“菜單”都是一樣的?葛女士聽到了她的疑問後,就告訴她“要不要試著寫一寫”,當齊齊寫出了一篇作文出來後,葛女士接著引導她,給她提出幾個問題:“吳承恩是哪裡人”“他本人喜歡什麼菜”。齊齊在媽媽的引導下上網查找資料,慢慢修改補充,這纔有了這篇作文。

  附:西行路上的宴會菜

  向下滑動查看

  《西游記》這本書,我百看不厭。先是喜歡裡面的故事情節,後來愛看孫悟空大戰妖精的打斗場面。再後來,由於我的“吃貨”屬性,關注起唐僧師徒的飲食來。

  話說師徒四眾由東土大唐一路向西,由於八戒貪嘴食量大,孫悟空又有些本領,四人便很有機會經常吃到別人招待的“宴會菜”。“宴會菜”一般是這樣出現的:

  1、大國國君招待接風宴

  2、降妖除魔感恩宴

  3、妖精成親(與唐僧)宴

  4、寺中素齋

  書中描寫各類宴會飲食,分外精彩,譬如:

  古雲:“珍饈百味,美祿千?。瓊膏酥酪,錦縷肥紅。”寶妝花彩艷,果品味香濃。幾般蜜食,數品蒸酥。油紮糖澆,花團錦砌。金盤高壘大饃饃,銀碗滿盛香稻飯。

  可是,你可曾發現,無論作者寫得多精彩,從東土大唐到西域,地域差別如此之大,吃得菜卻如此雷同。我整理了幾個老少皆知的場景羅列的菜名,如下:

  1、第54回西梁女兒國國王婚宴菜單:玉屑米飯、蒸餅、糖糕、蘑菇、香蕈、木耳、石花菜、黃花菜、紫菜、蔓菁、芋頭、蘿菔(卜)、山藥、黃精……

  2、第67回駝羅莊齋飯:面筋、豆腐、芋苗、蘿白、辣芥、蔓菁、香稻米飯、醋燒葵湯……

  3、第69回朱紫國:獅仙、筍芽木耳、蘑菇、黃粱飯、菇米糊、粉湯……

  4、第79回小兒國國王宴請:獅糖、粉條、蘑菇、木耳、黃精、香稻飯……

  5、第82回無底洞白毛老鼠精成親宴:蔬菜更時新,豆腐、面筋、木耳、鮮筍、蘑菇、香蕈、山藥、黃精……椒姜辛辣般般美,咸淡調和色色平……

  6、第100回大唐慶祝宴:爛煮蔓菁、糖澆香芋。蘑菇甜美,海菜清奇。幾次添來姜辣筍,數番辦上蜜調葵。面筋椿樹葉,木耳豆腐皮……

  從這些菜單裡看出,米飯、蘑菇、香蕈、木耳、豆腐、面筋、芋頭、蘿卜,幾乎每頓飯都有這些食物。相同的食物穿越了十萬八千裡,遍布各個地域,仿佛比孫悟空的筋斗雲還要快還要遠。大唐與西域小國飲食一般無二,妖精與國君喜好完全相同,這不免令人生疑,這怎麼可能?

  原來,《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是淮安人,上述這些食物大多是江淮美食。他雖則可以天馬行空地想像出各個西域國家、各個千嬌百媚或妖或人的美嬌娘,但他沒有虛構菜單,沒有寫各地不同風味的美食,而是照著自己生活的地域,來實寫食物,這又是為何呢?

  想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需要設身處地去思考,也就是說假設我們也在明朝,假設我們處在吳承恩的處境中,會如何?吳承恩生活在明朝,當時的人們應該知道西域,對西域國家很有一些傳說和想象,民間流傳了許多唐僧西行的傳說故事,這些都為他創作小說構建了基礎。吳承恩飽覽群書,又特別喜愛神話故事,喜讀志怪小說,所以能寫就《西游記》。然而,他並沒有真正到過西域,加上家境貧寒,縱使有昂貴的西域進口食品,他也未曾聽說,更別提吃過了。細節難以虛構,特別是飯菜飲食,要寫得有板有眼,菜單羅列得洋洋大觀,恐怕他是難以做到的。最方便的就是拿自己熟悉的食物來寫,寫著寫著就大都是家鄉美食了。

  我不知道吳承恩有沒有意識到他“宴會菜”菜單的重復。或許他明白,但由於古時候交通不便,書籍查閱不便,沒有百度,沒有百科全書,需要大海撈針似的去尋找信息,他無法辦到,就用自己熟悉的菜品來寫。或許他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菜單上的“漏洞”。

  我真想穿越到明朝,去勸說吳承恩,讓他多請教有這類專業知識的人,比如廚子;再或者請教走南闖北的行腳商人,他們也許會知道多一些。又或者,我帶足盤纏,拉著吳承恩去旅行,來一趟真正的“西域游”,吃遍西域各地菜品,再將它們編排好了不重樣地寫進“宴會菜單”裡,可不更好?

  神游回來,我深深覺得《西游記》是一部偉大的小說,如果能改進了書中的菜品細節,將會使它更符合實際,更有趣,更有可讀性,令讀者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成為本書中畫龍點睛的一筆。(馬思齊)

  沈陽中學生:

  “揪”出英語配圖問題

  2021年,沈陽市126中學學生崔宸溪,在預習滬教版英語教材時,利用所學的生物知識,“揪”出了一處配圖錯誤:

  課本第95頁上有3張小昆蟲的照片,按英文的說明分別應該是蝴蝶、螞蟻和蜜蜂;但實際配圖,卻是蝴蝶、螞蟻和食蚜蠅。向上海教育出版社反映後得到了肯定的回復:“確實錯了,現在的小朋友太厲害了!”

  網友對他不吝贊美,崔宸溪本人倒是非常淡定。他說,發現課本的插圖錯誤“其實挺簡單”。“蜜蜂有兩對翅膀,食蚜蠅只有一對,蜜蜂的肚子是胖胖的,食蚜蠅很瘦的。蜜蜂的觸角很明顯,食蚜蠅的不明顯。”揪出這樣“明擺著”的區別對平時最愛讀《昆蟲記》的小崔來說,仿佛是件“平常事”。

  崔宸溪從小就沈迷於樹叢花壇裡、《昆蟲記》書中那個不一樣的生物世界。

  一開始,他的“癡迷”並不被所有人理解。老師為打破小崔與同學間的隔閡,專門邀請他給全班上了一堂以螞蟻為主題的昆蟲課。“蟻後的壽命可長達20年,但一只離群的螞蟻只能活幾天……”初上講臺的小崔並不怯場,熟練地介紹螞蟻的習性。自此,他成了班上的“小生物老師”。同學一見到奇怪的昆蟲,總會拍照或者乾脆捉來問他。

  小崔的媽媽王丹也擔心過孩子“沈迷”螞蟻、影響學習,也曾為孩子“補習班報得少”而焦慮。但最終,她和愛人還是決定呵護孩子的那份“熱愛,”支持小崔“以自己的愛好為主”。

  從事教育研究的專家侯明飛覺得,小崔上熱搜也是在提醒大人們:“尊重孩子們的客觀差異,以他們的興趣愛好為注腳,讓孩子長成自己應有的,而不是我們想要的樣子。”

  網友們也紛紛表示:有興趣纔能走得更遠。

  擁有自己興趣的孩子可能不在少數,但一個孩子看似“不尋常”的愛好和熱情、他的探索和質疑精神,就是這樣被家長、老師、同學乃至網友接力般保護下來繼而散發出了獨特光彩。

  當你遇到同樣的疑問,

  你會選擇求證和質疑嗎?

  當孩子向你問出同樣的疑惑,

  你會怎麼做?

  是覺得“這不重要”“背下來就行”

  還是重視孩子的疑問、

  和TA一起思考呢?

  評論區的很多老師、家長表示:

  “現在的孩子真是不一樣了,我們小時候,都是課本說啥是啥。”

  “教材有界,學海無涯。”

  “我們班的學生也有過類似的疑問,我當時說不太可能出錯,應該給孩子去道個歉,再求證一下。”

  也有家長表示:

  都說要鍛煉孩子的思考和批判能力

  這事實踐起來可不容易

  比如:孩子經常說“憑什麼聽你的”

  愛頂嘴怎麼辦?

  做個懂接納、擅教育的“陪伴者”

  孩子小的時候,許多父母希望他乖乖地聽大人的話,但等到孩子長大後與人交往不善於表達、遇事不會據理力爭時,又埋怨孩子窩囊。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漸有了自我意識,對大人們不符合自身意願的要求會提出不同意見很正常。

  ·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不應追究“頂嘴”行為本身對不對,而是聽孩子做出解釋,思考他的意見是不是合理。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意見得到尊重,也會尊重大人的意見,在彼此尊重的氛圍中溝通,便能避免或減少衝突,達成解決具體問題的共識。父母對孩子意見的尊重有益於孩子自尊心的培育,讓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建立自信。

  · 孩子的表達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有一個學習、實踐的過程。父母如果習慣以自己的權威壓制孩子的意見,孩子表達自己意願的能力就會漸漸弱化。而如果父母對待孩子頂嘴的態度是寬容的,孩子可以意識到權威並不都是正確的,無須盲目服從,他也會動腦筋分析、尋找說服大人的理由。當可以充分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得到認可,孩子感受到據理力爭的力量,便逐漸學會說服他人的技巧,提高據理力爭的能力。

  · 當孩子有不解、委屈、不服等情緒時,愛頂嘴的孩子可以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是一種對不良情緒的釋放途徑,可以減輕自身的心理壓力。可以說頂嘴是孩子宣泄的“排氣閥”,也是父母了解孩子真實想法和疏導不良情緒的機會。

  · 當然,做到這些並不意味著放任孩子跟大人對著乾。對孩子無理取鬧的不良行為,要予以制止,並引領孩子學會以理服人。

  你怎麼看?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綜合自中國教育新聞網(作者 關穎 系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紅星新聞、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王炳坤、王瑩、武江民、李恆)、清華大學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