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今年教師節和中秋節相距很近,記者昨日在陝西渭南城區商店看到,有商家打出『為人師"表"』手表促銷宣傳橫幅。多位家長訴苦說,周末為給孩子的老師選購合適的禮品讓他們傷透腦筋(據9月7日《華商報》)。
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收學費,不收雜費。2007年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平均每個小學生年減負140元,初中生年減負180元,貧困寄宿生減負500元,讓近1.5億名中小學生受惠。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全部免除。據介紹,將惠及全國城市中小學的2821萬學生,根據各地的不同,每位學生每年可免交190元至350元不等的費用,平均230元左右。
全國范圍內的、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全部免除,對於城鄉中小學生及家庭來說,無疑是一件深得人心的好事、實事。但從具體運行情況來看,許多家長還是高興不起來。學雜費確實是全免了,可是許多地方其他收費隨之多了漲了,家長負擔不減反增。7月4日,國家審計署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公告披露,16個省(區、市)的54個縣自立項目亂收費和向學生收取明令禁止的費用共5109.99萬元,違規代理收費11181.58萬元。令家長們無可奈何不堪重負的經費負擔,還有『人情費』——向老師送禮。為了給老師送禮,家長們更是煞費苦心,送貴重的吧,怕顯得太功利;送便宜的吧,又擔心禮輕人情也薄;不送吧,孩子悶悶不樂,說是同學家長都送呢。日益昇溫的『昇學宴』、『謝師宴』,更是令家長苦不堪言。媒體也不止一次地報道有的地方發紅頭文件,強調黨政乾部大肆操辦『昇學宴』『謝師宴』的,將追究單位負責人責任。
可憐天下父母心,誰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家長們自然懂得賺錢不容易,花錢要節儉。可是,為了孩子在同學中有面子,為了討得老師的歡心,為了使孩子得到特別關照,為了孩子能夠有個『進步』,許多家長不得不一咬牙、一跺腳,硬著頭皮去打腫臉充胖子。誠如渭南的朱女士所說:『政府減免學雜費,可家長的負擔不見減輕。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想給語文、數學和英語老師都送份禮物,自己想來想去,買了價值百元的月餅等禮物,花去近500元,這可是家裡一個月的伙食費呀。』全年免除學雜費纔200多元,而過一個教師節的送禮費就達500多元,顯然,節日成了『劫日』,實實在在地宰了家長一把。
過節送禮表心意是人之常情,但學生盲目攀比送禮卻玷污了純潔的師生關系。給老師送禮功利化、世俗化,不僅不利於對孩子的培育成長,也有悖於國家設立教師節的初衷。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拒禮本身就是師德的要求。解決送禮問題,板子還不打在一個屁股上。作為政府,對於利用節日大肆進行送禮炒作的商家,要及時給予必要的訓戒和懲罰;作為學校,不能以『社會風氣都這樣』而放松對教師的師德約束,尤其是要運用好獎懲手段,堅決叫停收禮;作為老師,不能用『盛情難卻』為自己開脫,而是要橫不攀,豎不比,老老實實管好自己,堅決頂住送禮的;作為家長,要克服『別人都送我不送,孩子太被動』的心理,不為送禮風推波助瀾,帶頭不送禮;作為學生,則要把心思用在學習上,多了解傳統節日背後厚重的文化內涵,提倡通過送賀卡、發祝福短信等形式,向老師表達節日祝福。
『收費』免了,『收禮』也須全面叫停。政府不收錢,老師不收禮,對於廣大學生家長來說,這恐怕纔是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我們承認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但願這個過程的時間短些、短些、再短些。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