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非遺”專業淘汰率超三分之二
雖然沒有電影學院招生那般火熱,但中國戲曲學院昆曲等“非遺”專業也受到不少考生的追捧。今年該院的京劇、昆曲、黃梅戲等“非遺”專業淘汰率都不會低於三分之二。中國戲曲學院還增設了多劇種表演專業方向,38名學生將有機會學習到黃梅戲、梨園戲、粵劇、閩劇、豫劇等劇種。
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周龍表示,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更多人關注民族傳統藝術,京劇、昆曲、粵劇等報名人數不斷增加,但今年並沒有同步增加錄取名額,因此競爭將更加激烈。
由於報考傳統戲曲專業必須練過6年以上的“童子功”,高門檻也使所有報考考生都是各中專學校和院團的優秀人纔,“每年都掐尖兒,甚至還有國家一級演員來報名學戲。”
周龍介紹,由於港澳臺地區傳統戲曲教學相對落後,每年都有學生來中國戲曲學院報考,今年就有澳門地區考生報考京劇專業。他表示,出於對傳承傳統藝術負責,考官對港澳臺地區學生不會有任何“優待”,不符合條件不能錄取。
“最”北考生考北電
考生喬鵬飛來自中國最北端——黑龍江漠河,他坐了整整三天火車,趕到北京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喬鵬飛個頭中等,膚色白皙,文靜內向。媽媽王華告訴記者,雖然沒上過什麼表演類的學習班,也沒發現他在文藝方面有很突出的天賦,但他就是對表演很有興趣,特別想來試試。“我只知道他挺喜歡詩歌朗誦的,在學校也演出過。既然孩子願意,做家長的當然得支持。”
除了北京電影學院之外,喬鵬飛還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和上海戲劇學院的表演專業,母子倆要在北京趕考一個月。
“最”辛苦的考生
來自濟南的小張可謂是“最辛苦的考生”了,一人報考了十多所藝術類和自主招生院校,分布在全國各地。“報完電影學院就得馬上回濟南參加一場考試,過兩天北京有考試了就再飛過來。”
據估算,光是往返北京的路費前後就得數千元,這還不算去其他城市考試的路費。“確實很辛苦,花錢也多,可我還是不想放棄每一次機會,都想試試,畢竟多一次機會就多一分可能。而且每次考試都能積累下不少經驗,考的多了更容易找到感覺,之後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小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