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圖片說明:復旦災區新生報到
復旦大學新生今天(24日)報到了。記者上午從復旦了解到,今年該校有約20名來自四川、甘肅災區的新生,校方要求對待這些學生的工作不僅要細致,而且要突出人性化,做到『潤物細無聲』。另一方面,記者注意到,相較往年,今年新生的獨立能力也有所增強。
3名災區新生獲得千元路費今年,復旦共錄取了3400多名新生,其中中國學生有近3100名,外國學生約350名左右。這些新生中,約有20名是來自四川、甘肅災區延考生。
在拿到災區新生錄取名冊的第一時間裡,復旦就委托在當地的志願者與這些新生取得聯系,了解他們的生活和經濟情況。一旦發現學生有困難,學校及時郵寄路費。目前,已經有3名災區新生每人獲得了復旦郵寄的1000元路費,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記者上午看到,學校還為災區新生闢出了專門的綠色通道,根據他們的需要,提供床上用品、日常生活用品、一卡通、浴卡預充值、親情電話卡等。校方表示,對一些特別困難的學生,經輔導員審核,還可以申領應急基金。
輔導員日接熱線200通和往年相比,該校今年的迎新工作更人性化。准大學生們不僅在入學前一周就可在網上查詢到自己的入學日程表,了解到班級宿捨信息、輔導員導師信息、報到信息、繳費信息、班級日程等內容,輔導員還從21日起開通了『輔導員熱線』,接聽並回答來自新生和家長的疑問。開通首日,接聽電話就達到200多個。『撥打電話的主要是家長,雖然他們諮詢的內容網上迎新系統中都有,但還是有家長表示不放心,希望與輔導員直接聯系。而所有接聽熱線的輔導員都被要求耐心細致地回答家長們的每一個問題。』輔導員小羅說。
由於今年有20多名災區來的新生,為防止他們可能產生因為被特別照顧而感覺被『特殊群體化』的心理,學校要求所有輔導員做到『潤物細無聲』,把災區學生當成普通的正常學生來對待,只暗中留意和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新生獨立能力有所增強每年新生報到時,基本都有家長『護駕』,有的更是全家爺爺奶奶一起『出動』。然而記者注意到,今年有不少新生是單獨提著行李來校報到。個別學生21日就獨自入住進寢室,提早熟悉校園環境。
而往年『學生「一身輕」,家長提行李』的現象今年也有所改善。輔導員小羅感慨地表示,今年的新生獨立能力有所增強。
據悉,為避免家長留宿校園的情形發生,復旦已經提前和周邊的多家賓館取得聯系。家長進校園就能拿到由志願者發放的周邊住宿資料,上面標示出了周邊的地圖和各個賓館的住宿信息,個別賓館除了提供對折的房間還開來班車免費接送家長。(張騫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