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 北方網  >  教育頻道  >  老版
關鍵詞:
 

三年大擴招——中國高等學校擴招啟示錄

http://www.enorth.com.cn  2001-10-17 16:25
 

我愛套套:90後學生熱捧時尚個性安全套(組圖)
教育學會會長吁停評三好 北京市教委稱不會取消
團結 友誼 和平 讓奧運精神在少年兒童心中延續
教育部修訂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抵制有償家教
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熱門職位一覽表 邁過小三這道坎
 

  □1999年7月,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作出了一項重大發展戰略調整——高校擴招,即由原定130萬人再擴招30萬人。在此基礎上,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220.6萬人,2001年又招生250萬人以上,年度遞增幅度分別為38%和13.3%。

  □高校擴招以來,連續3年累計安排高等教育國債資金達70多億元,拉動各方面配套投資120多億元,額外增加中央本級教育經費470多億元。

  □擴招給相應部門最終需求帶來的增量帶動了129.9894億元的國民經濟總支出,173.688億元的基建投入和515.632億元的社會總產出。高校擴招較快地拉近了邁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門檻的距離,突破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約束高等教育發展的藩籬,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擴招的啟示之一:擴招擴出了什麼

  促使高等教育發展指導思想發生重大轉變。『九五』發展計劃制定之初,高等教育發展指導思想的基調是『適度擴大高等教育規模,優化結構,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據此,『九五』的頭3年,高等教育招生數和在校生數年度遞增速度均為5.5%。結果是,近70%的高中畢業生上不了大學,普通高校在校人數佔同齡人口的比例不到6%。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作出了擴大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決策,原『九五』計劃確定的在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1%的目標,在2000年就得以實現,而且在2005年完全有把握達到15%以上,整個發展進程縮短了10-15年。高等教育大眾化目標已經列入『十五』規劃,成為指日可待的近期目標。

  加速了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的進程。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辦學體制改革就要打破過於單一的『國有政辦』的壟斷格局,開放高等教育市場,實行多元化、社會化投入,推進多種所有制辦學。

  1999年,高等學校一舉擴招52萬人,相當於當年一下子興辦了50多所萬人大學,其後的兩年連續擴大招生,高等學校在校生比1998年翻了一番。所需財力支橕主要來自3個方面:一是發揮高等學校辦學潛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二是政府財政資金增大了高等教育的投入;三是拉動了社會資金對高等教育的投入。高校擴招後,多元化、社會化辦學體制開始步入發展軌道,國有政辦、國有民辦、公有民辦、民有民辦等多種所有制辦學的局面已經打開。

  提昇了高等教育產業觀念的認識。人們開始認識到,在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運行中,高等教育不僅具有社會公益事業性質,更主要地體現為重要的產業和投資屬性。按照產業方式發展高等教育,不意味著高等教育的商業化和產業化。國家投資於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增強綜合國力,為現代化建設提供高層次人纔保障和知識技術支持;個人投資的受益是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為未來發展創造優勢,並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社會力量的投資回報是,能夠在不以贏利為目的的原則下,通過收支移動形成一定積累,以擴大再生產。

  拉動了高等教育投入的大幅度增長。過去我們在高等教育的發展思路上,強調『以條件定發展』,擴招的啟示是,『發展同樣可以創造條件』:

  一是國家投入國債資金,大規模開展高校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實解決高校擴招所需基礎設施條件問題,國家自1999年起已經連續3年累計安排高等教育國債資金達70多億元,拉動各方面配套投資120多億元,拉開了達1000萬平方米的高校基礎設施建設格局,是建國以來高等學校基本建設投入增長最快的時期。利用國債資金發展高等教育,把教育發展納入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的范疇,更加突出了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同時,利用國債資金也是教育資金籌措方式的創新。

  二是國家財政采取非常規舉措,大幅度增加高教經費投入。鑒於教育經費短缺的現實,國務院決定從1998年起至2000年,中央本級財政支出中教育所佔比例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采取非常規方式加大教育投入。根據高校擴招經費需求加大等因素,國務院又決定此項措施實施期限延至2002年。初步估算,5年間,可在常規教育經費增長的基礎上,額外增加中央本級教育經費470多億元,其中大部分用於高等教育。

  三是推進教育成本分擔機制,家庭個人教育投入增大。由於社會上已接受了對高等教育具有國家和個人『雙重』受益的性質,高校擴招中根據家庭實際承受能力提高家庭個人教育成本分擔比例的政策得到認可。家庭個人在教育成本中所分擔的比例有較大提高,一般佔到估算成本費用的25%左右,絕對額大體可達5000-6000元人民幣。按照擴招後高校在校生增加360萬人測算,現在普通高等學校這一部分的收入達180-220億元。

  四是辦學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民辦高等教育投入增長幅度較大。民辦高等教育增加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兩部分:一為辦學投入,即辦學的基本建設和儀器設備投入,一般每所學校此方面的投入大體可達1億元左右,而且完全是社會資金。僅從擴招後新增的50多所民辦高等學校和新創辦的100多所普通高校『二級學院』看,高校擴招至少拉動了社會資金辦學投入100億元以上。二為經費投入,即就讀於民辦性質高校的家庭個人支付的學費及相關費用,此項費用一般經省級物價部門批准,按辦學成本收取,每年每生交納10000-15000元,有的學校收取的數額還大。

  五是推行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高校後勤生活設施牽引大量社會化資金投入。高校擴招後遇到的最大難題是,學生公寓、餐廳、浴池、文體活動場所嚴重不足,其根本原因是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包得過多、統得過死』。鑒於此,國務院當年就作出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決定,社會資金進入學校後勤設施,按產業經營管理。目前,高校後勤的建設和管理已經步入社會化運營軌道,社會化資金大量湧入。據初步統計,僅學生公寓一項,2000-2003年間全國將新建3300萬平方米,按每平方米1000元計算,將拉動330億元的社會資金投入。

  促進了經濟增長和就業增加。根據有關方面的定量分析,高等教育招生規模擴大產生的最終使用增加,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學校為培養一名大學生的部分成本(主要指學費),另一部分是學生為求學支付的各種費用。按照1997/98年間高校在校生因接受高等教育所帶來的支出的平均水平統計計算,每增加一個學生所產生的經費最終需求,即對各經濟部門帶來的最終需求的總量為11798元,從而1999年一年擴招48萬學生後增加的最終需求總量為56.6304億元。以上每個學生經費的最終需求,又相應地帶動飲食業、旅客運輸業、文化用品制造和印刷業、高等教育等相關產業部門產出增量,初步測算,高校擴招的48萬人給相應部門最終需求帶來的增量所帶動的國民經濟總支出為129.9894億元。此外,高校招生的增加,同樣需要教學行政用房、宿捨、食堂、儀器設備、圖書等固定資產的基本建設投入,相應拉動有關部門的總產出。按照目前高校生均固定資產價值3.6185萬元計算,增加10萬人招生,需要36.185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又可帶動107.4246億元的社會總產出。據此,增加48萬人的招生,需要173.688億元的基建投入,相應可帶動515.632億元的社會總產出。

  另據研究,擴大高等教育招生規模延緩了高中畢業生就業,對勞動力人口有一種蓄水池的功效。同時,擴招後的學生畢業後,比高中畢業生更適應技術含量增加的就業結構調整的需要,也增強了創業能力。另外,如上所述,高校擴大招生還會直接和間接地創造新的就業崗位。

  擴招的啟示之二:擴招有哪些啟示

  重新認識高等教育的發展主體導向。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歷史趨勢,要求我們必須重新審視高等教育的發展主體導向思想,並做出相應調整:從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以滿足國家對人纔的需求為出發點的『人纔需求主導型』,轉變到市場經濟體制下以滿足社會對高等教育入學需求為出發點的『社會需求主導型』。國家『十五』教育發展重點專項規劃已經明確:教育納入新時期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的發展戰略思想,就是『以最大程度滿足國家建設需要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發展需求為發展導向』。

  建立起高等教育發展的競爭機制。高等教育發展主體導向的轉變,意味著高等學校作為市場的主體進入競爭發展,這是促進按需培養人纔,提高高等教育效益的重要途徑。

  促進競爭的重要環節之一是,改變高等教育撥款機制,在給予各個高等學校一個平等資源條件的基礎上,展開競爭發展,辦得越好獲得國家經費支持越多,同樣獲得社會投入的資源也越多,這樣纔能激發起高等教育應有的活力與效率。

  實現競爭發展,關鍵在於落實高等學校的辦學自主權。高等學校只有成為高等教育市場的主體,真正擁有辦學自主權,纔能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提高效率,釋放發展活力。

  畢業生就業要真正轉向市場選擇軌道。高校擴招後,有人就擔心畢業後會不會出現就業難的問題。事實上,發展高等教育與人纔過剩沒有本質聯系,正如李嵐清副總理指出的那樣:『從人纔供需關系的數量上講,發展教育不會產生人纔過剩問題,因為人已經在那裡了,你不讓他受高層次的教育,他也還是過剩,而且是低素質的過剩,對社會更不利。』從現實角度上看,即使高校不擴招,在只有6%同齡青年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機會的情況下,高校畢業生也同樣出現過就業難的問題。關鍵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就業方式,應當是就業者適合職業崗位的要求,而不能是職業崗位適合就業者的要求。只要兩者適得其反,就必然出現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

  應及早考慮高等學校入學制度的變革問題。我們贊同這樣一個觀點:當高等教育入學率超過一定比例時,要考慮采取開放入學和選拔入學相結合的方式,部分高校可以不經考試而憑中學畢業證申請入學。與此同時,入學方式也體現出靈活化,有的高校開始試行開放式入學,有些高校開始提出單獨招生或聯合招生,北京、上海等地實行了兩次考試。從歷史趨勢和現實動向看,傳統的全國統一考試制度將逐步走出歷史舞臺,日益被多樣、靈活、開放的入學方式所取代。

  注重解決高等教育的區域間平衡發展問題。我國目前高等學校的布局結構是東部及內地地區呈強勢,西部地區呈弱勢。1998年以來所實行的高等學校管理體制改革中,原中央部門管理的310所院校,有187所陸續劃歸地方所屬,而這些學校又大都建在東部和內地,高教資源區域間分布失衡進一步加劇。由於招生制度的一些問題,西部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只佔全國21.4%,比東部低25.7個百分點,2000年每萬人口中在校大學生數與東部的絕對差距為12.3人。西部面臨著高教資源少和『尖子』生源外流的雙重矛盾。

  國家高等教育發展政策要對西部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大傾斜力度,鼓勵東部和內地名牌高校到西部開辦分校,並提供優惠政策予以支持,這比西部自身發展重點高校要多快好省得多。

(國家計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 李守信)

稿源:人民網 編輯:蔣玉萌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注冊後發表評論。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關閉窗口
 
| 北方網最新新聞排行 | 教育熱點新聞排行 |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