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期間,江澤民總書記爲“中國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題詞:“加強小公民道德建設,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江澤民總書記的題詞,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兒童的關心和重視,進一步說明“提高全民族素質從兒童抓起”,是我國社會進步和現代化建設的一項根本大計。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兒童能否健康成長關係到千家萬戶,關係到國運興衰。隨着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兒童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有了很大改善,兒童的素質有了很大提高。我國兒童有愛國心、上進心,嚮往美好的生活。但是不可否認,社會上仍存在着一些不利於兒童素質全面發展的因素。如由於家庭、學校教育方式的某些偏頗,有些孩子學業上有長進的同時,思想品德卻出現滑坡;有的孩子心理脆弱,受不得一點委屈,經不起一絲挫折;社會上的某些不良風氣,也會侵襲兒童的心靈。因此,爲兒童營造良好、健康的成長環境,重視兒童的思想品德建設是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大力宣傳實施“中國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動員兒童爭做合格小公民,就是爲兒童辦的一件實事、好事。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培養孩子同樣需要有創新意識。“中國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遵循兒童的成長規律,體現兒童教育的時代特點,提倡兒童參與,強調兒童是活動的主體。這項計劃內容豐富多彩,以“我做合格小公民”爲主題,推出“五小”行動:在家庭做孝順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小幫手”;在社會做熱愛祖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小標兵”;在學校做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尊重他人、善於合作的“小夥伴”;在社區和公共場所做愛護公物、講究衛生、保護環境、遵守秩序的“小衛士”;在獨處時,做胸懷開闊、心理健康、勤奮自主、勇於創新的“小主人”。“五小”行動吸引兒童參與,幫助他們從身邊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可以說,“中國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具有很強的計劃性和可操作性,是我國婦女兒童工作者的一個創新。
兒童道德建設是一項基礎性工程,也是一項複雜的社會工程。落實“中國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需要社會各方面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要充分發揮家庭、學校、社區在開展兒童道德建設方面的優勢,讓孩子、家長、老師與社會互動起來,形成一個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兒童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兒童道德建設重在養成,貴在堅持。潛移默化,雨露滋潤,方有成果。我國有3億多兒童,實施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既是當前一項重要工作,又是一項長期任務。只要我們以江澤民總書記的題詞爲指導,與時俱進,紮實工作,小公民道德建設就一定能取得預期成果,我國億萬兒童一定能夠成長爲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