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教育頻道 > 老版 正文
關鍵詞:
 

校園文化缺失必將造就應試庸才

http://www.enorth.com.cn  2004-12-09 08:53
 

9月20日司法會計兩大考試撞上 防空警報試鳴
我愛套套:90後學生熱捧時尚個性安全套(組圖)
教育學會會長吁停評三好 北京市教委稱不會取消
團結 友誼 和平 讓奧運精神在少年兒童心中延續
教育部修訂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抵制有償家教
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熱門職位一覽表 邁過小三這道坎
 

  百名小學校長探討“校園文化與學生成長”

  本報訊“一所學校辦學的最高境界,就是從學生的言談舉止中能看出學校風格、學校文化。”昨天上午,第三屆“小學生成長論壇”在杭州開幕,本次論壇的主持人、浙江教育報刊社社長張序炎率先發言,引出了論壇主題——校園文化與學生成長。

  事關“學生成長”,來自全國百餘所小學的校長們都非常關注。但如何在沉重的課業負擔下,積澱起有特色的學校文化,並且依賴學校文化的力量,讓學生健康成長,這的確是一個頗費思量的課題。

  學校成爲“文化孤島”

  作爲傳播知識和文化的重要場所,學校是學生成長的一個重要環境。但是,現在有的學校迫於升學壓力,忽略了學校文化的建設,或者片面地認爲搞一次文藝演出就是學校文化。結果,由於學校一味應試,本該文化氣息濃郁的校園,居然成爲了一座“文化孤島”,學生們只會機械而又枯燥地演練各種習題,而沒有辦法享受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由於學校文化的缺失,出現了千校一面的景象。而本應千姿百態的學生羣體,卻被演化成一種發展模式。

  浙江省特級教師、杭州市江心島中學校長陳鋒在此次論壇上提出了許多新穎的觀點和他的探索。陳鋒校長說,在校園裏擺幾盆花、掛幾幅畫不等於學校文化,真正的學校文化是學校環境和師生風貌的總和。

  陳鋒校長特別強調,要重視學生在校的生活質量,這能夠讓學生更健康地成長。而學校文化就能夠使教學關係合作對話、倫理關係趨向平等、情感關係理解信任、法律關係民主互尊,而這樣的文化內涵最終可以提高學生在學校的生活質量。

  “我只和體育尖子生合影”

  本次大會專門邀請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院長張人利教授作主題發言,張人利教授不僅口才極佳,而且在6年時間裏將上海靜安區一所“每年流失三四成學生,每學期要請代課老師”的差校,變成了一所“招生十選一”的名校,而他認爲法寶就是“學校文化”。

  “今年初三學生畢業時,各科的第一名都登上領獎臺,我最後特意安排只和體育成績第一名的學生合影。我爲什麼要這麼做?因爲我要傳遞一個導向,學校要培養全面發展、身心健康的孩子,這也是學校文化的導向。”張人利教授說。

  學校文化引領教師

  與會的百餘名校長,都是帶着自己的課題而來,與同行進行面對面探討。杭州長壽橋教育集團學校領銜校長董誕黎就談到了學校正在編寫的新書《快樂5章》,其主題就是學校生態文化。

  董誕黎校長說,生態型校園就是倡導尊重師生,享受快樂。這其中老師是關鍵的因素,所謂“成也老師,敗也老師”。因此她關注學校研修文化的建設,怎樣先將老師培養成爲研修型的人才,老師本身能夠學會成長,整個學校文化就會豐富健康。(本報通訊員章綵鳳本報記者沈偉紅)

稿源 錢江晚報 編輯 西君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關閉窗口
 
| 北方網最新新聞排行 | 教育熱點新聞排行 |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