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話題
北大清華是否變“二流”?
-學者觀點引發激烈爭論
香港高校“高調出擊”爭搶高分考生,包括北大清華在內的國內名校一直表現低調。但今年內地招生的火爆陣勢逐漸引起內地學界和社會部分人士的擔憂。日前關於“北大清華將被香港高校掃成二流”的觀點在網上引發的激烈爭論便是明證。
日前有學者撰文稱“北大清華將被香港的大學掃成二流”,文章指出,香港在硬件、師資以及就業和出國深造等教育優勢,以及豐厚的獎學金,將吸引大陸最優秀的學生;今後大陸一流學生將爭相競爭香港的大學,“北大清華將不再是中國的一流大學。”
“二流說”一經出爐,便在媒體上引發強烈的反響。幾大門戶網站長時間將表達類似觀點的文章擺放在首頁。有報紙評論,“一流師資的缺失,固有校園精神或者說學術氛圍的削弱,正讓內地高校面臨一場危機。”
-北大:“二流說”是無稽之談
這一論調也把北大清華擺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日前北大和清華新聞發言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都沒有直接表態。不過進入本科一批錄取後,北大招辦負責人則表示,北大和清華的調檔線遠高於香港的高校。從招生上說,北大、清華等內地高校“淪爲二流”純屬無稽之談,“北大、清華仍是中國高校中最優秀的”。
-港科大:“二流說”“完全錯誤”
“二流說”讓前些日子表現高調的香港高校突然“變調”。前天,之前十分活躍的香港科技大學內地招生負責人朱力徑表示,因爲前段時間港校內地招生太熱,“對政府和內地高校造成一定困擾”,因此不再接受媒體採訪。不過他仍表示,所謂北大清華“二流說”的說法“完全錯誤”,不僅北大清華,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高校的部分學科“都非常突出”。
-港大:三家都是一流大學
“港大和北大清華一樣,都是一流的大學。”香港大學中國事務總監黃依倩日前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就像中餐和西餐的區別一樣,不同的學校特點並不一樣。“我們來,不是來搶北大清華的學生,只是招適合港大的學生。”
黃依倩甚至表示,自己“很羨慕清華北大”,因爲清華北大是許多內地學子從小夢寐以求的大學。在她看來,港校內地招生的熱度是“炒”出來的,因爲招生名額少,以前內地考生不太瞭解,考生“突然”發現一些可以匹敵北大清華的學校,肯定感到新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