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觀點
有利於名校自強
“香港高校內地招生將改變目前高校的競爭格局。”北航高等教育研究所鄭曉齊所長表示,過去北大清華以“老大”自居,“高高在上”,現在因爲香港知名高校的進入,有了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如何吸引優質生源將是北大清華等內地名校的辦學者和教師需要考慮的新問題。
“這不是‘狼來了’,而是‘鮎魚效應’。”鄭曉齊認爲,一兩所高校“永爲老大”的格局並不利於北大清華的發展,相反,“百花齊放、齊頭並進”才能促進高等教育的良性發展。
鄭所長表示,“所謂‘一流’和‘二流’只是民間說法,不能說搶走部分生源就變成‘二流’。”不過優秀學生被招走還是令北大清華感到“有點痛,但不太厲害”。根據介紹,內地高校這兩年在人才培養方面出現本科生經費投入不足和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北大清華儘管歷史上人才輩出,港校的衝擊當促使北大清華反思和調整,“重視之前忽視的問題”。
應納入統招計劃
部分接受採訪的教育專家指出,目前的招生制度爲香港高校招生提供太多便利,因爲不少港校在內地名校錄取後招生,“精中選精”,減少內地考生報考港校的風險,而且客觀上造成內地名校錄取考生不報到、浪費招生計劃的問題。北大法學院教授孫東東就此表示,去年北大因此浪費了10餘個招生名額,呼籲今後把香港高校的招生納入統招計劃,既保證港校內地生源的穩定,又能最大限度提高內地大學招生的錄取率。
新聞背景
港校招生分兩類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參照內地高校的招生方式,列入本科一批錄取,其填報志願的時間、方式與其他內地本科一批院校相同,考生可以在填報志願時選報這2所院校的志願,如被這2所高校錄取,不能再被其他院校錄取。
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學院6所高校採取考生自行選報、高校自主錄取的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