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 北方網  >  教育頻道  >  全國教育
關鍵詞:
 

學者聯名倡議選擇漢服作為北京奧運禮服(組圖)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4-05 08:37
 

我愛套套:90後學生熱捧時尚個性安全套(組圖)
教育學會會長吁停評三好 北京市教委稱不會取消
團結 友誼 和平 讓奧運精神在少年兒童心中延續
教育部修訂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抵制有償家教
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熱門職位一覽表 邁過小三這道坎
 

  怎樣把華夏服飾和華夏禮儀呈現於世人面前?我們倡議如下:

  一、把『深衣』作為華夏民族『禮服』

  穿著人員和場合:開幕式、閉幕式上的中國運動員隊伍,整個奧運會期間的禮儀服務人員。或者在開幕式上出現深衣方陣。

  為什麼要選擇『深衣』作為華夏民族的『禮服』呢?因為華夏民族的禮服至少應該具備這樣四項條件:第一,應該是與我們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持久相伴的服飾,而不是某個時代所流行的服飾;第二,應該是最能體現華夏文化內涵的服飾,而不是只求華美的時裝;第三,應該是代表華夏民族整體形象的服飾,而不是某個群體形象的服飾;第四,應該是具有華夏民族獨特風格的服飾,而不是各民族乃至世界各國服飾的拼湊組合。能夠完全符合以上四項條件的,只有一項最佳選擇,那就是『深衣』!

  深衣創始於黃帝軒轅氏時代(有非常確切證據的也可以追溯到商朝),一直到明朝結束,都是中華民族服飾中最主要的一種;深衣不是某個朝代的服飾,也不是56民族中某個民族的服飾,在《禮記》中專門有《深衣》一篇加以記錄。因此,只有深衣足以代表華夏的服飾傳統。由於我們一直重視文化傳承,重視歷史的延續,使得這種歷史悠久的衣服在中國不但延續了兩千多年,而且在明朝已經把『深衣制度』跟隨『家禮』寫入了官修的《性理大全》,作為每個學子的必修課,從而也使之成了民間節日慶典、冠婚禮儀所必備和習見的服裝。

  『深衣』的影響,不僅在中國,而且影響到東方很多國家。僅從服飾而言,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都是源於華夏服飾。比如,日、韓、越等國家地區,由於歷史上屬於中華文明圈,所以他們的服裝也是交領右衽,寬袍大袖,與我們一樣,體現了東方文明的一致性,和華夏民族當年的精神影響力。但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地區卻是在宋明時代奠定其服飾形態的,所以他們的服裝用古代的術語叫做:直身(也叫直裰、道袍),與華夏深衣屬於同源而異流。

  深衣是最能體現華夏文化精神的服飾。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袖口寬大,象征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後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帶,象征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征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體現天道之圓融,懷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間之正道,行動進退合權衡規矩,生活起居順應四時之序。因此,把深衣作為華夏民族的禮服是最佳的,也是唯一的選擇。除此之外,任何『創造』出來的服飾,都無法包含五千年的華夏文化內涵;56民族中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都無法代表華夏民族的整體。因此,建議華夏民族的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在入場式、閉幕式上身穿深衣,司儀及禮儀人員等也身穿深衣。至少應該有深衣方陣。

  在奧運期間,我們應該向全國人民倡導全國人民身著華夏民族最具特色的服裝——深衣,尤其是北京市民以及觀看比賽的市民、華僑。當然,觀眾、市民的服裝?不在奧委會考慮之列,但卻是可以通過倡導,借助市民的愛國熱情而迅速傳遞的!我們作為奧運的東道主,作為一個五千年歷史的禮儀之邦,應當首先有一種主人翁的意識,就像古代的迎接大賓——主人會穿上自己最好的禮服!讓客人永遠難忘。

  二、把『漢服』作為漢族的服飾

  穿著人員與場合:漢族同胞與其他55個民族同時出場時。倡議漢族同胞穿漢服。

  深衣代表華夏民族的形象,漢服代表漢民族的形象。漢服,是從深衣發展演化而來。先秦兩漢時期,人們通常用『衣冠』來指稱華夏之服。故而中國享有『衣冠古國』的美譽。『漢服』一詞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這裡的『漢』主要是指漢朝,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

  所謂『漢族』的形成,直接與漢朝有關。正如胡人傳統服飾叫『胡服』,漢人傳統服飾也就有了相對應的名稱『漢服』。所以,後來這個詞匯的基本內涵也固定下來,即漢族傳統服飾。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對漢人傳統服飾的稱呼,進而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象征。到了宋元明時期,一些異族執政者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服飾,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後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元代修《遼史》時,甚至專門為漢服開闢了一個『漢服』條。從此來說,『漢服』中的『漢』本來?非指現在所說的『漢民族』,而是指『漢朝』。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深衣』是漢朝之前就已經存在的,『漢服』則是從漢朝開始纔有的名稱。

  我國有56個民族,至今有55個民族依然有自己的民族服飾,可嘆的是惟獨佔華夏民族人口比例超過90%的漢族失去了自己民族的服飾,實在是不可思議!漢族不是沒有自己的民族服飾,只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這種服飾纔從清朝開始中斷了三百六十餘年。有鑒於此,誠請奧組委在本次千載難逢的時刻,提倡漢族同胞身穿漢服,以此解決漢族的民族服飾問題。

  三、華夏人士,行我華夏之禮:拱手作揖

  『禮』分為禮義和禮貌兩個方面,禮義是禮的內在含義,禮貌是禮的外在形式。《禮記·曲禮上》說:『禮從宜,使從俗。夫禮者,所以定親疏、絕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我們知道『三代不同禮』,所以,禮儀的形式可以變通,但是,禮儀的內在含義卻不能變,我們的民族不能沒有自己民族的禮儀形式。

  當我們國家的人員到別的國家訪問時,我們尊重當地的禮儀形式,這是對其他國家的尊重;當別的國家的代表到中國訪問的時候,采用中國禮儀也是對中國的尊重。如果我們拋棄自己民族的禮儀,在國內也采用外族禮儀形式,那不僅是我們對本民族禮儀的不尊重,也無法體現我們民族的自尊自信。

  使用華夏民族的禮儀形式,是『自強不息』的體現,出國時尊重對方的禮儀形式,是『厚德載物』的體現。我們一直以『禮儀之邦』自許,卻在本國之內的重大場合使用外族的握手禮,放棄華夏民族流傳了數千年的禮儀形式,我們無法再自許為『禮儀之邦』。所以,建議用華夏禮儀中非常基本的拱手作揖禮作為我們的禮儀形式。(男女施此禮時,所不同的只在於:男子左手在前、右手在後;女子右手在前、左手在後。)

  以上倡議,是我們作為華夏民族的成員而鄭重提出的,殷切期望著奧組委和國家政府予以斟酌,殷切期望著華夏民族同胞給以熱情支持。

稿源:國際在線 編輯:宋麗華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注冊後發表評論。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關閉窗口
 
| 北方網最新新聞排行 | 教育熱點新聞排行 |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