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你回來了。”昨日下午,武漢理工大學大四學生張園,和往常一樣,站在校園操場邊,迎着剛剛從酒店下班的母親張小梅。風吹過的時候,他兩隻空蕩蕩的衣袖飄了起來。
22歲的張園現就讀於社會工作專業,幼時遭電擊而失去雙臂。他說:“本來想考研,但妹妹明年高考,我不想再讓父母這麼操勞,還是先找一份工作,好供妹妹讀大學。”
張園走進學校四年前爲他免費提供的博士公寓——一間一室一廳的住房,熟練地用腳拖過板凳,坐在特製的半米高的書桌前,脫下拖鞋,用腳“拿”起一本英語六級單詞書並翻開,用露出兩個腳趾的腳握着筆,埋頭做着記錄,“就快英語六級考試了,不找工作的時候,我得抓緊時間複習。”
張小梅疼愛地看着兒子,說:“他剛學會走路,就沒了雙臂,像斷翅的鳥兒,經常摔跤。”習慣了沒有手臂平衡走路,吃飯、刷牙、梳頭、洗臉、寫字,這些看似再平常不過的動作,張園也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最終考入武漢理工大學。媽媽則從新洲區陽邏老家趕到學校,在附近一家酒店找了份洗碗的工作,邊工作邊照顧兒子,如今她已升爲部門主管。
樂觀向上的張園,進入大學後,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感染着身邊的每一個人,先後榮獲該校金秋藝術節“校園劇大賽三等獎”,2004年度首屆“理工十大風雲學子”,2005年校園“十大陽光之星”,2006年首屆“校園十佳歌手”,2007年武漢市第四屆“殘疾人自強模範”……
儘管求職暫時碰壁,但張園依然充滿自信:“目前招聘活動也纔開始呢,我投了20多份簡歷,已經有1家單位給了我參加面試的機會。找工作肯定會遇到一些困難,但相信我能行!”(徐嘯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