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教育頻道 > 教育時評 正文
關鍵詞:
 

王曉漁:通識教育的“中國式難題”

http://www.enorth.com.cn  2008-04-09 10:14
 

9月20日司法會計兩大考試撞上 防空警報試鳴
我愛套套:90後學生熱捧時尚個性安全套(組圖)
教育學會會長吁停評三好 北京市教委稱不會取消
團結 友誼 和平 讓奧運精神在少年兒童心中延續
教育部修訂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抵制有償家教
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熱門職位一覽表 邁過小三這道坎
 

  進入21世紀,中國的通識教育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很多大學開始身體力行的實踐。但是,通識教育面臨着三個具有中國特色的難題:一個是大學教育向職業教育看齊,一個是大學教育被中學教育牽制,另一個是大學教育被公共課和專業課分割——這直接導致通識教育任務重、時間少。

  有人把通識教育等同於博雅教育,也有人認爲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對、博雅教育與職業教育相對。不管兩者有無區別,通識教育在中國都要承擔博雅教育的任務,因爲中國大學正在成爲職業學校。上大學與將來的工作直接相關,就業率成爲大學的緊箍咒,教育主管機構據此分配招生名額,學生據此決定是否報考。各個方向的壓力,促使大學的專業教育變成職業教育。

  2008年1月,一位上海市政協委員向市政協遞交提案,建議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高校學分互認,他認爲:“高校畢業生目前就業困難,很大一個原因是他們在校學習理論多而職業培訓少,與社會所需相脫節。”在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沒有區分的情況下,通識教育和博雅教育也無法完全分開。

  通識教育在大學的困境,一方面與職業教育的趨勢有關,另一方面又與中學教育有關。在中學就文理分科的學生,到了大學進行通識教育,就像一個人被一分爲二,再要被縫合起來,再高明也會留下痕跡。

  中學教育的悖論在於:一方面強調分科,另一方面又嚴禁偏科。中學科目等級森嚴,由於高考、就業等因素,理科被認爲比文科高出一等;分科之後,高考科目被視爲主科、屬於重中之重,非高考科目則是副科、無足輕重;文理科都無需考試的科目,幾乎被看作零。因此,語數外是絕對的第一集團,其次是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音體美則是可以忽略的。

  弔詭的是,這種分科又不允許學生培養自己的愛好,因爲那有偏科之嫌。一名中學生,熟練掌握英語卻對音樂一竅不通,沒有誰會認爲他偏科,對音樂瞭如指掌卻不懂英語,那就是絕對的偏科。偏科這個說法,本身就是建立在分科的等級制上。

  學生帶着這種畸形的知識結構進入大學,指望通識教育對此進行修復,談何容易。更何況,通識教育和公共課又在時間上構成衝突。對於大學生來說,通識教育不是專業課,與以後的就業沒有直接關係,是另一種公共課。既有的公共課已經佔用大量課時,通識教育再使用部分課時,扣除大四求職時間,大學期間用來進行專業教育的時間就極爲有限了。

  在通識教育的實踐中,最常見的做法是文科學點理工科、理工科學點文科,於是文科學生要讀高等數學、高等物理,理工科學生要讀大學語文。奧運冠軍劉璇,在北京大學新聞學院讀書,卻因爲高等數學險些無法畢業。這種事倍功半的通才教育,是對通識教育的誤解。

  通識教育的培養目標不是百事通,而是成熟的社會公民。所以,通識教育的課程不是從各個學科分別抽出一門拼湊在一起就可以,而是要有專門設計。即使有交叉,教學方法也應有所區別,例如通識教育中涉及到法治理念的問題,跟法律系的專業課程就不能等同。

  英國教育家紐曼曾經作過一個大膽假設:如果把重要的學科排除在大學課程之外,致使真理的事業蒙受損失,那麼學生所遭受的損失也斷然不會少,因爲學生從大學裏獲得的主要才智收穫,並不主要來自他對所選具體知識分支的學習,而是更多來自生活於洋溢着普遍知識的氛圍之中。這個假設當然不可能變成現實,但是紐曼提醒我們,課程僅僅是大學生獲得知識的來源之一,重要的是大學氛圍,所以,他極力反對非寄宿制大學。

  通識教育同樣如此,課程所能提供的非常有限。從這個角度來說,復旦大學的通識教育讓不同專業、不同地域的同學交叉居住,這種嘗試就很有意義,這決不僅僅是宿管制度的變革。

  除此之外,通識教育還需要更多的空間,學生不僅在課堂,只要進入大學就能處於一種通識教育的氛圍之中,比如大學圖書館應該專門開設通識教育的分館,集中陳列適合這一階段學生閱讀的圖書,與研究型圖書館區別開來,後者收藏的主要是原始資料和研究型著作。同時,師生之間還應該有比較充分的非課堂交流時間,課堂交流是“言傳”,非課堂交流則是“身教”。

  在“中國式難題”無法解決的情況下,需要進一步開拓通識教育的空間和時間,不能寄希望於開設幾門課程就能解決問題。

稿源 科學時報 編輯 趙晶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關閉窗口
 
| 北方網最新新聞排行 | 教育熱點新聞排行 |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