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概述
近來水污染事件一再發生,不能不使人深深懮慮。
山西長治苯胺泄露污染河流-2012年12月31日7時40分,位於長治市潞城市境內的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生一起因輸送軟管破裂導致的苯胺泄漏事故,泄漏苯胺隨河水流出省外,致漳河流域水源被污染。事故造成山西沿途80公裡河道停止人畜飲用自然水,河北邯鄲因上游來水被污染,致使大面積停水。經全力應急處置,截止到2013年1月6日邯鄲市主城區85%以上居民已恢復正常供水。受此事件的影響,紅旗渠等部分水體有苯胺、揮發酚等因子檢出和超標,安陽市住建等部門采取了切斷水源,暫停沿途人畜飲水等措施加以應對。
昆明東川小江變『牛奶河』事件-2013年4月1日消息,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驚現『牛奶河』 ,當地工礦業排放的尾礦水,直接注入這條河流中,污染已經持續了很多年,造成周邊群眾灌溉用水安全引發各方關注。村民稱直接用河水澆灌會導致西瓜減產,嚴重污染周邊的農田。據了解,違法企業向小江排放的最主要污染物是黃原酸鹽,直接排放或流失造成了水體和土壤污染,危害水生物,淤塞河流、湖泊。目前,檢察機關以涉嫌污染環境罪已批准逮捕昆明東川『牛奶河』事件8名責任人。
北京密雲水庫上游存在垃圾填埋坑威脅水源水質-2013年2月24日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北京密雲水庫上游?牛河的老河床上,一個佔地3000多平米的巨型垃圾填埋坑已經存在了三年。據當地村民反映,從2009年開始,密雲縣不老屯鎮10個多村的垃圾都運到此處。垃圾坑填滿了沒分類的垃圾,到處可見動物的屍體、藥瓶等生活垃圾,附近臭氣衝天,嚴重威脅了密雲水庫水質。事件報道後,北京市環保局、密雲縣政府等部門迅速介入,對?牛河河道邊和庫區內的垃圾坑實施清理,確保水庫水質安全.
貴陽境內多條河流污染嚴重危及貴陽母親河- 2013年4月27日,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貴陽境內多條河流污染嚴重,河流兩岸沿線生活垃圾、工業污染隨處可見,已危及貴陽母親河『南明河』水質。有村民反映,附近的玻璃廠、水泥廠經常把機油直接排進河裡,河水受到嚴重污染,嚴重影響莊稼收成和村民飲水安全。有關人士指出:如果支流污染不整治,南明河依然是年年治理、年年污染.
2014年蘭州水污染事件-這是一次發生在中國西部城市蘭州的飲用水被污染事件。2014年4月,蘭州市的多位市民向媒體反應,其家中的自然水有一股濃烈的氣味。隨後,蘭州市唯一的供水企業威立雅水務公司證實,在飲用水中檢測出苯。
相關評論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用法治向地下水污染宣戰]
繼霧霾天氣之後,地下水污染讓環境問題再成熱點。
從全國范圍看,地下水污染狀況不容樂觀。2000—2002年,國土資源部曾做過調查,當時,全國地下水資源符合Ⅰ類至Ⅲ類標准的,還有63%。到2009年,經對北京、遼寧等8個省份641眼井的水質分析,水質Ⅳ類至Ⅴ類的卻佔到了73.8%。而2011年,全國200個城市的地下水水質監測中,『較差至極差』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為55%。可見近年來,我國地下水的水質惡化趨勢非常明顯。
從技術上分析,固體廢物堆放、填埋場滲濾液,石化行業勘探、開采等活動,甚至是地表水,都可能導致地下水污染。但毫無疑問,企業直接向地下排放污水也是重要原因。很多案例表明,一些企業是利用滲井、滲坑、裂隙和溶洞,在排放、傾倒有毒有害的廢水,導致污染發生。最典型的是去年春節期間,由於部分企業利用地下溶洞惡意排放高濃度含鎘廢水,廣西龍江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實際上,對這樣的情況,我國水污染防治法有明文禁止。比如,第三十五條規定禁止利用滲井、滲坑等排放、傾倒廢水、污水等,第七十六條明確了對此的處罰。公安機關還可對違法者處以行政拘留甚至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法律之下,企業還敢向地下直排未經處理的污水,根源在於現實中的法治不力。
企業是逐利的主體,向地下排放污水,顯然比向地表排污更隱蔽。即便被發現,5萬元到50萬元的罰款,也難以對排污者傷筋動骨。現實中,環保部門有意無意的執法不嚴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的違法成本,公眾的舉報也往往無果而終。立法的先天不足加上執法的軟弱無力,讓地下水污染最終越來越嚴重。
其實,大多數發達國家也曾遭遇過嚴重的水污染狀況。例如,1878年英國泰晤士河發生造成640人死亡的游船沈沒事件,事後調查卻發現,大多數遇難者是因河水嚴重污染中毒而死;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凱霍加河曾因嚴重污染而多次著火;日本熊本和新潟的『水俁病』導致上千人死亡。這些國家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制定相關水污染防治法律之後,一方面政府部門嚴格執法、違法必究,另一方面政府部門與公眾通過信息公開、公眾參與以及環境公益訴訟等方式形成良好的互動,改變了水污染的面貌。
中國的水污染防治法已經制定了29年,而地表和地下水污染依舊嚴重。要讓水變乾淨,當務之急是讓法治真正發揮作用。具體而言,政府應當適時制定和修改相關法律標准並嚴格執法,企業應當嚴格守法並力所能及承擔環境社會責任,公眾應當有權參與環境決策、監督環境違法行為。
向地下水污染宣戰,刻不容緩。或許,只有當每個主體都能嚴格依法辦事,當法治成為像鋼鐵一樣堅硬的准繩時,纔會有一個真正天藍、地綠、水淨的美麗中國。
北方網教育頻道 新聞糾錯、投訴及爆料熱線:022-236017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