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經歷了輕松暑期的孩子即將重回課堂。但不少家長卻為孩子早上不起床、心玩兒散了、厭倦開學等一連串的『暑期後遺癥』而擔心,怕孩子一時調整不過來,影響學業。不少培訓機構看准這一『商機』,推出多款課程幫孩子『收心』,受到家長的追捧。
距離開學還有10多天,可馬先生發現兒子還沈溺於暑假的享樂中,每天除了出去玩兒就是在家看電視、打游戲,夜裡12點也不睡,到了中午纔起床……這一系列『暑期後遺癥』讓馬先生看著『真替他著急』。盡管馬先生反復要求孩子調整作息、有計劃地預習功課,但收效甚微,每次提起,換來的都是兒子一臉的不耐煩。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和馬先生有相似感受的家長為數不少,『暑期後遺癥』在中小學生中普遍存在,特別是在初高中的『准新生』中比例更高。在經歷了『小昇初』或中考這種階段性大考後,很多家長表示,孩子經過了一個無比輕松的暑假後,開學後如何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如何調整作息規律都比較令人擔心。
孩子們令家長擔懮的『暑期後遺癥』也成為了一些深諳此道的教育培訓機構的『商機』,各種形式的『收心班』近日悄然走紅。記者了解到,『收心班』一般分為文化課、纔藝課兩種形式。前者通過為期一至兩周的『補課』,預習新學期的內容,來達到『收心』的效果,而後者則多是通過書法、主持等短期纔藝培訓讓孩子從浮躁的狀態中『定下心』來,以應對新學期。由於『收心班』的課程一般從早上8點半就開始,所以孩子的作息習慣也『被迫』得以調整。
北京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少『准新生』的家長都很看重在新環境下的第一次考試成績,希望孩子可以在新環境中迅速『立足』,不至於掉隊,所以相比之下文化課的『收心班』更受歡迎。但其實由於課程時間的限制,『收心班』並非『提前開學』,而是讓孩子通過對新知識的了解、接觸,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同時將孩子從『暑假模式』逐漸調整到『上課模式』,以適應新學期的節奏。
北方網教育頻道 新聞糾錯、投訴及爆料熱線:022-236017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