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讀哈佛需要活力
主人公:吳霄霄
就讀學校:2009年入讀哈佛大學本科,主修數學和經濟兩個專業,輔修心理學
威水經歷:11歲隨父母到紐約讀書,高中曾擔任紐約市數學隊隊長、史蒂文森學生會課外活動總管理人、史蒂文森街舞團團長。現任哈佛大學中美國際交流協作機構外展部經理、哈佛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公共關系部部長。
當主持人念出這一長串頭銜後,大家都對眼前這個文弱的小女生充滿了好奇,究竟是怎樣一種魔力讓她如此精力充沛呢?據吳霄霄介紹,美國高校很看重申請人是否熱愛課外活動並且能否堅持下去,他們想了解申請人在課外活動上的投入時間以及能力表現,以此證明申請人不是書呆子。她建議學生最好參加四到五種課外活動,涉及面要廣一些,興趣要廣泛一些。另外,能成功申請到大學的關鍵還在於一篇表達自己獨一無二的個人陳述文章。
文理學院可做跳板
主人公:崔詩亮
就讀學校:2009年入讀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博士
威水經歷:無SAT成績獲得美國一所文理學院錄取攻讀本科學位,並獲得全額獎學金。本科四年裡拿到文學學士和理學學士雙學位。申請博士時被4所常春藤名校同時全額獎學金錄取。
崔詩亮本科是在美國一所文理學院拉法耶特學院就讀,據他介紹,美國的文理學院一般以本科教育為主,沒有研究生院,與綜合性大學相比,文理學院的特色在於小,學校一般只有1000~4000名本科生,而綜合性大學一般學生人數都上萬,人數少的好處在於師生比例低,老師更容易照顧到每個學生,對學生更熟悉一些,幫學生寫推薦信也更有優勢。
不過,文理學院的缺點在於,綜合性大學的課程選擇更多,而文理學院開設的課程較少,地理位置也相對偏一些,就業機會可能少一些。不過文理學院通常都會與周邊綜合性大學結成聯盟,有一些合作深造的項目。
備考SAT不用太久
主人公:茹默涵
就讀學校:2009年入讀芝加哥大學本科
威水經歷:通過新加坡政府獎學金計劃赴新加坡讀高中,參加美國高考SAT取得滿分2400分的成績。
茹默涵說他的英語不算特別好,拿到SAT滿分他也很驚訝。他認為掌握一些SAT考試的備考技巧以及適當的戰術訓練,拿到高分並不難。SAT不只是考察學生的英語能力,更重要的是考察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因此英語不理想的同學也不必太灰心。
想拿SAT滿分,戰術訓練很重要。建議不能提前太長時間備考,以提前一兩個月為宜。他自己只提前了一個月備考,在這一個月時間裡,他第一周先做分段訓練,不一定把全套題做完,可先做10道題,重點訓練詞匯;後三周就做全部訓練,每天做完一套真題,按正式考試操作。單純的題海戰術效果不明顯,做完以後要思考為什麼選這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