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今天,廈門的小學生們迎來了寒假第一天。如何讓孩子們在放松身心的同時,又度過一個具有豐富內涵和有意義的假期?廈門市何厝小學改革傳統的寒假作業模式,學包餃子、學做菜、學下棋等都成了孩子們的作業,增強了寒假作業布置的有效性,同時,切實減輕孩子們的課業負擔。
內容精簡貼近孩子生活
翻開何厝小學一年級的寒假作業,導報記者看到,寒假作業第一道題是“我的時間我做主”,有五個鍾面,第一個鍾面右側有“7:00,起床”的字樣,在頁末則提示“家長引導孩子把鍾面補充完整並記錄下來”,其實,這道作業就是讓孩子為自己的寒假定計劃。
接下來的幾道題是:“不挑食,身體壯”(要求寫出“我最喜歡吃的食物……”)、“勤鍛煉,身體棒”(引導孩子用繪畫或文字的形式,記錄孩子5種運動項目)、“快樂小幫手”(要求家長與孩子共同用圖示、文字等方式記錄孩子幫助大人做的事,並用涂“☆”的方式進行評價)、“親親好伙伴”(引導孩子用繪畫的方式畫好朋友,並記下他(她)的名字、最喜歡和朋友做什麼以及孩子想對好朋友說的話)、“幸福一家”(用照片、文字記錄一家快樂幸福的情景,把祝福家人的話記錄下來)、“閱讀小日記”、朗讀閩南童謠“天烏烏”、“生活中的數字”(要求孩子數出圖中平面圖形的數量,並用數字記錄在橫線上)。整份寒假作業除了推薦的中外閱讀書目外,只有9道題。整份作業內容精簡,貼近孩子生活。
生動有趣孩子樂意完成
導報記者還看到,二年級的作業,包括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成長足跡大盤點、生活小能手(會做的家務及完成情況及不會做的事學著做的體驗)、學做理財高手(如用8-10元來安排一家人的早餐、壓歲錢使用計劃)、收集名人名言和春聯、為爸爸媽媽發獎狀等內容。
三年級的作業由“反思”、“閱讀”、“體驗”、“安全”四部分構成。在“反思”部分,是通過填一個用豐富的QQ表情組成的表格,讓孩子們“反思”上學期哪些方面進步了,哪些方面需要努力等內容,對自我做出評價;“我是小小書蟲”則引導孩子閱讀,並學會“書海拾貝”;四年級的作業裡出現了制作春聯,龍年說龍,並用帶龍字的成語寫新年祝福、學包餃子等體驗性作業。
“學會下一種棋(五子棋、象棋、圍棋……)”是五年級的一道寒假作業;寫一份“旅游計劃書”則是六年級的作業。每個年級的作業都限量,不超過10題。何厝小學校長何雅琳說,這幾年學校老師們設計的寒假作業不僅大“瘦身”,而且力圖生動有趣,讓孩子樂意完成。
注重實踐知識能力結合
何雅琳介紹,為了增強寒假作業的有效性,減輕孩子們的課業負擔,何厝小學三年前就開始進行寒假作業改革,在寒假作業設計時,主要考慮了幾個思想原則:
符合小學生年齡、心理特點,適合寒假時段,結合閩南文化,可操作性強,切實提高孩子綜合素質,體現科學性;學科結合,聽、說、讀、寫、查、做、思,理論與實踐結合,知識與能力結合,體現實踐性;動腦、動眼、動耳、動手結合,體現實踐性;題目盡量有趣,孩子樂意完成,體現趣味性;題目新穎、獨特,吸引孩子,體現創新性;符合小學生特點,形式活潑多樣,體現靈活性;以年段為單位,一到六年級分年段設計,體現層次性。
“傳統的寒假作業只是對已學知識的機械重復,教育意義不大,現在的寒假作業除注重實踐性、體驗性外,我們還融入了情感性。”何雅琳說寒假適逢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要借此機會讓孩子體會親情和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