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我過年三天不用學習……”除夕早上,記者在梨園一小區內遇見了鄰居家的小妮子,小妮子成績優秀,可是自從進入小學五年級後,就再也不見她在樓下和伙伴們玩耍的身影——她的課餘時間一直被補習佔據著。
盡管天氣寒冷,地上還有積雪,小區裡也沒有同齡的孩子,可小妮子卻撒著歡,開心地捏雪球、折臘梅花遞到路過的居民手上。小妮子告訴記者,除夕、正月初一和初二都不用做作業、不用背口訣、不用動腦筋——而這是她用“離家出走”的威脅換來的。
小妮子說,培優班留下了一大堆“超難”的寒假作業,媽媽將作業按日期標注,將每天要學習的內容規定好。按照媽媽的要求,春節期間每天都要學習至少兩個小時。看到這樣的安排,聽話的小妮子氣哭了,她說從學校放寒假以來只休息過半天,其他時間一直在學習。
“我太累了,太想玩了,就給媽媽寫了一封信,說如果我再這麼學習下去,肯定要離家出走的……”這封信小妮子在深夜塞進了媽媽房間。次日,小妮子睡到了自然醒,接下來她被告知,除夕和新年第一、二天可以休息,不用學習。
小妮子快活地說,這一招是她和同學交流時得到的經驗,沒想到真的派上了用場。小妮子的舉動令記者感慨萬分:也許大人無法理解她的威脅,當媽的忐忑心情也是她不曾理解的。如果某一天,孩子們想休息卻只能以類似的威脅得到,那麼可能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