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春節將臨,高校“留守族”和父母分隔兩地,他們能在上海過一個喜慶熱鬧的新年嗎?
昨日,記者從多所高校獲悉,高校為他們准備了不少特別節目,既給他們送來年貨禮包,又陪同他們一起包餃子吃團圓飯,還鼓勵他們利用春節到困難家庭、敬老院做義工,過一個“慈善年”。
交大:“龍年飯票”增節日美味
今年,上海交通大學為每個留校過年的學生准備了200元的壓歲錢,代表了學校對學生的美好祝福。
全體留校學生和校領導、老師共進年夜飯是交大的傳統。 2012年年夜飯,校董捐贈了價值4萬多元的禮品,學校將中國傳統文化與交大精神相融合,設計了獨具匠心的菜單、節目單等,師生歡聚一堂,載歌載舞,還將為學生發放親情電話卡,讓學生給家人電話拜年。
“我們的年夜飯還設置了抽獎環節,獎品有移動硬盤等學習用品,還有羽毛球拍等運動用品。 ”上海交通大學學生事務中心(微博)副主任金健美介紹說。學校還為在校過年的每名學生特別印制了“龍年飯票”,春節期間為學生提供免費加餐券,後勤部門特別為學生准備健康美味可口的餐飲。
“今年我們共有400餘名留校學生,大年初一,我們將組織宿捨阿姨和園區生活指導老師,分布在7個點,與學生們一起包餃子。 ”交大生活園區團工委書記呂江英告訴記者,屆時還將舉行臨時的結對儀式,在生活指導老師中選出“留校哥哥”、“留校姐姐”,在放假期間為留校學生提供幫助。
復旦:精神禮包帶來人文關懷
推薦一本好書、做一天後勤人員……寒假中,除了物質資助外,復旦大學為留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准備了內容豐富的精神大禮包,推出了多項人文關懷活動。這些人文關懷活動包括“博學篤志,互幫互助”學業輔導及經典圖書推薦活動,“鴻雁傳情,師道愛懷”慰問信發放活動,“溫馨祝福,空中傳情”感恩主題教育活動等。
復旦假期還將開展很多體驗分享活動。如組織本科生助學成纔家園的學生和復旦後勤部門的員工進行互動,讓學生做一天後勤服務人員。屆時,每位留校學生都有機會走進學校食堂的廚房,感受後勤人員的日常工作,並和大廚一起動手,做出創意美食等。
校方表示,推出這些活動旨在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更多人文關懷,鼓勵他們自強不息、克服困難、心懷感恩。
同濟:組織學生網上交流做義工
素以理工科專業著稱的同濟大學這次打出了“人文關懷·文化新年”的“招牌”,給學生們發放“文化大禮包”,讓同學過一個溫暖的“文化春節”。
寒假以來,同濟大學通過給學生發放“文化大禮包”的形式,組織一系列學生活動。
“文化大禮包”的內容豐富多彩,包括:組織學生閱讀一本傳統文化書籍、看一部電影、聽一場音樂會、參加一期外語培訓、參觀一個著名的文化景點。學生在春節期間,可以通過閱讀書籍、欣賞高雅藝術、體驗上海文化,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
留守族新春期間還將收到學校發放的500元紅包、50元電話卡、餐券,以及學習書籍等。學校還特意在E班上開設了“2012年同濟大學寒假留校學生班級”,供留校的學生進行網上交流,並開通了“2012年春節留校學生飛信專號”,學生在寒假期間有任何困難,可通過此號聯系到學校工作人員,隨時為學生提供服務。小年夜,留校學生將會和校領導一起吃年夜飯。
為了讓溫暖傳播到社會,學校在春節期間還組織學生到敬老院做義工,和老人一起聯歡。在寒假期間,留校學生還會為周邊的曲陽、控江和四平社區的困難家庭孩子提供義務家教。
上戲:為留滬生送“藝術禮物”
今明兩天,上海戲劇學院推出了大型舞蹈詩《紅》留滬大學生新年專場,為他們送上一份新年“藝術禮物”。
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12所高校的大學生在上戲劇院欣賞了這一藝術佳作。 《紅》是由上海戲劇學院“90後”大學生擔綱主演的優秀作品,該劇曾在去年建黨90周年紀念活動中首演,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此次在龍年新春來臨之際再度公演,全劇根據專家意見又做了較大改動,使之更具藝術性和欣賞性。
不少大學生觀看演出後,嘖嘖稱贊、連呼精彩。他們表示,雖然今年不能回家鄉和家人團聚,但在上海同樣也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尤其是還觀看到了具有專業水准的藝術表演,是今年留滬過年的意外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