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有媒體報道,市衛生局下文要求,獻血要納入高校師生個人評優考核指標,今後,無償獻血要掛鉤高校師生評優。對此,血液中心解釋,獻血與否並不強制,獻血也不是評優的絕對化的唯一標准。
近日,市衛生局發布《北京市衛生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在首都高校開展無償獻血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到,獻血工作與志願服務、大學生綜合測評、社會實踐學時以及黨團組織爭先創優活動相結合。在此通知中,特別提到“把無償獻血工作納入對學校各部門、社團組織以及師生個人等評優考核的重要內容。”
此消息一出,隨即引發了市民及網友的質疑:“獻血怎麼能和高校評優掛鉤?”“那些因身體原因不能獻血的怎麼辦?”“搞到學校變得那麼勢利化。”“這種帶著那麼重的強制色彩的掛鉤做法已經失去了自願無償獻血的意義了。”
針對質疑,昨日,市血液中心主任劉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做出解釋。他明確表示,血液中心並不會強制高校師生獻血,獻血與否也並不是評優考核的絕對化唯一標准。他舉例說,獻血與在校期間參與社會實踐一樣,都是學生時期的經歷,這或許在以後的就業應聘或在校從事學生工作中成為一種優勢。”獻血要與爭先創優活動相結合,獻血工作納入師生個人等評優考核的重要內容”,只是其中的一項指標,既不是硬性要求,也不是唯一看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