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孩子纔5歲,竟搞起“自虐”,一發脾氣就捶胸頓足,有時甚至用頭撞牆。近日,一位龍岩媽媽在龍岩某論壇發帖講述孩子的行為,引發網友擔心:現在的孩子怎麼了?
相關早教專家表示,這是孩子“威脅”父母的手段,家長們應該正確引導,“冷對待”,否則孩子長大後將會采取更加激進的方式索要不合理要求。
家長嚇壞了:孩子生氣就撞牆
這位媽媽發帖稱,兒子今年5歲,上幼兒園,比較霸道,稍有不如意,就發脾氣,經常拿自個當出氣筒。譬如,年前她帶兒子去參加一個宴會,兒子與其他小孩爭玩具,可兒子爭不過,就一屁股坐在地上,一邊哭鬧,一邊用手使勁拍打自己的腦袋。
這位媽媽還說,這還不是兒子最激進的索取方式。有一次在家裡,兒子要看動畫片,但到了吃飯時間,她就把電視給關了,兒子立馬開始哭鬧,這次的“殺手?”是:撞牆。
昨日,在該論壇的親子樂園板塊,這個帖子成了年後第一熱帖,數千名網友關注。不少已為人父母的網友表示,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受寵,類似的孩子越來越多。
專家支招:父母應“冷對待”
小小年紀玩“自虐”,孩子到底怎麼了?昨日,導報記者諮詢了一家早教機構的楊老師。她說,這不是自虐,是孩子情緒發泄,威脅父母的一種方式。
她說,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寶,幾乎有求必應,這樣容易催生孩子的佔有欲。在佔有欲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孩子就會采取各種方式索取:剛開始是哭鬧,哭鬧無用後,孩子就采取類似“自虐”等激進方式。
廈門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高思剛老師認為,孩子也會揣摩大人的心思,在一次次“自虐”行為後索取物品成功,就會強化孩子的這種錯誤索取方式。
高老師說,家長遇到孩子“自虐”,應狠下心來,果斷拒絕孩子不正確的索物方式,“冷對待”是改正孩子“自虐”的一種方式。“如果不及時改正孩子的這種錯誤方式,一次次滿足,長大了,孩子就可能會采取更加激進的方式威脅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