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隨著各地中小學陸續開學,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忙著購買教輔書,教輔市場亂象再次引起關注。一些業內人士介紹,由於教輔市場需求大、利潤高,使得大部分出版社都想從中分一杯羹,“多”“雜”“亂”等問題成為困擾教輔市場的幾大頑疾。
種類多內容重家長很迷茫
中小學開學後,光顧各大書店教輔區的人多了起來。然而,面對種類繁多的教輔書,一些家長無奈地表示“不知如何下手”。
記者近日在位於廣州市北京路的新華書店看到,教輔書不僅種類繁多,書名的相似度也很高。
比如在“初中英語”書櫃裡,寫著“初中英語語法大全”的就有六七種,此外還有“語法全解”“語法一本通”“語法必備”等。書店銷售人員說,很多教輔書看起來大同小異,不少顧客在挑選時都很迷茫。
事實上,除了書名和包裝上的大同小異,教輔書內容同質化現象也比較嚴重。廣東省某重點中學初一學生吳威告訴記者:“很多書的練習題都是一樣的,我常常發現做過的題目,浪費時間。還有一次在兩本書上做了同一道題,但書上的答案卻不一樣。”
需求大利潤高賣得很火爆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教輔書幾乎是必不可少的。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昇學的重壓下,中小學生的教輔書少則幾本,多則達到10本以上,這也是每年開學教輔書都賣得很火爆的原因。
華南圖書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小軍認為,正是因為學生和家長這種“剛性需求”的存在,教輔市場隱藏著巨大的利益,很多人都想從中分一杯羹,導致多年來教輔市場呈“多”“雜”“亂”等幾大亂象。
何小軍說,國內80%以上的出版社都涉足教輔書出版,其中包括很多非教育類的出版社。且教輔書品牌繁雜,名稱混亂。在市場上,“金版”“金牌”“金題”“金卷”等雷同品牌的教輔隨處可見,而以“名師”“名人”“名校”為號召的教輔也大量存在,有名無實的教輔充斥市場。教輔市場還存在一位“主編”掛名多個教輔產品的怪現象,如同一“主編”同時掛名的教輔材料多達一百多種,大大超過了個人編寫教輔的極限。
此外,“高定價低折扣”的現象也大大擾亂了教輔市場秩序。不少出版商搞“一號多版”、甚至盜印正版書,向一些學校推銷侵權教輔。這種教輔書一般定價較高,以超低折比如兩折賣給學校,學校再以一個高一些折扣比如五折賣給學生,從中獲取利益。何小軍說,這些教輔書不用付稿酬、版稅,很多都是粗制濫造,錯漏百出。
觀點
加強資質審查完善監管體系
“目前市場上各種教輔鋪天蓋地,不僅擾亂了教輔圖書出版市場,更影響了正常教學,給學生帶來負擔,造成誤導。”廣東省政府督學李偉成說,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存在學生學習需要與大量教輔泛濫和粗制濫造之間的矛盾。建議有關部門加強教輔出版環節的管理規范和資質審查,加大對濫竽充數的教輔書的打擊力度,進一步完善教輔書監管制度體系。
何小軍也認為,要規范教輔市場,首先要從源頭上進行控制。目前教輔之所以多而雜,很大原因是由於大部分出版社都在出版教輔,魚龍混雜不可避免。有關部門應嚴格控制出版社的資質,並通過嚴格的審查,杜絕濫竽充數的教輔泛濫。
此外,針對“高定價低折扣”問題,專家建議對教輔書進行明確限價。何小軍說,目前對於教輔還沒有一個具體的定價標准,因此出現一些出版商隨意定價的現象。定價高了,不僅增加家長的經濟負擔,還留下了很大的利益空間,容易滋生腐敗,讓一些劣質教輔鑽了空子。
事實上,近年來有關部門已經逐漸加大力度規范教輔市場。2011年8月,新聞出版總署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輔材料出版發行管理的通知》,對出版、印刷復制、發行、材料質量、價格、市場等多個環節的管理作出更嚴格的規定。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通知》執行的效果還需要一段時間纔能顯現。應進一步細化各個環節的管理措施,比如盡快出臺關於中小學教輔材料出版資質的詳細標准,增強可操作性,進一步完善教輔監管制度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