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前日,雨中跑步成婚
公益讓他們看著對眼
2010年7月,張帶頭成立石獅琢璞玉者組織做公益,她計劃通過義賣地圖籌集善款,為自己曾支教過的陝西一所偏遠小學學生,購買過冬的手套、熱水瓶等物品。
已到學校兼職的Noah,被張拉到義賣現場幫忙。而此前,Noah並沒有做過公益活動。那一次,張意外發現,隨便拉來的老外,效果卻出奇好。
“他學的第一句中文叫‘獻愛心’,”張回憶說,當時,活動在石獅德輝廣場舉行,一個瘦瘦高高的老外,格外吸引眼球,加上蹩腳的中文吆喝,吸引很多人氣,籌集的善款也更多。
之後,幾乎每次籌集活動,Noah都會主動參加,公益逐漸成為他的愛好。那個夏天,張帶著Noah等募到35萬餘元愛心物質和現款。
在這樣的互動之中,Noah也看到了石獅的另一面,他知道石獅有一群熱心的年輕人,他自己也在這群人之中。在這樣的共處之中,他愛上了張。
2011年,幫助貴州山區孩子
嫁個外國人不靠譜吧?
張黎娜,80後的清秀女孩,有著閩南人特別的傳統情結。
一個外國小伙熱烈的追求,張莫名其妙地感覺“不靠譜”——Noah熱愛公益,心地善良,也格外有修養,可是,他畢竟是個外國人。
追求,沒有得到回應。2010年聖誕節前,Noah離開石獅回國,他想也許回家想一想是否該繼續環游世界。然而,兩個月後,Noah選擇回到石獅。他說,忘不了這個石獅女孩。
去年3月,張已經和貴州從江縣的泉州志願者、多個泉州草根公益組織,開展了一場“物資募集情暖貴州”的公益活動。在泉州、石獅等地的多場募集活動,Noah,這個戴著小紅帽的外國人,已然是琢璞玉者的一員。
從貴州回來以後,Noah開始發動一些老外朋友加入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