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雷鋒不過時,遇到老太太摔倒照扶
超過9成讀者認可“學雷鋒”
對本報讀者的微博調查進行得很順利,超過8成讀者知道並很清楚雷鋒的故事,超過9成的讀者表示我們這個社會非常需要雷鋒精神,雷鋒精神並不過時。
對於“你覺得現在應該學雷鋒嗎?”這個話題,大部分讀者覺得現在仍然應該學雷鋒,雷鋒精神永遠不過時,而且現在這個時代更加需要雷鋒精神。也有少部分讀者覺得,現在是商業社會,而且還有很多“學雷鋒被冤枉”的新聞,做好事都讓人心寒,有些搖擺。
至於“有老太太在你身邊摔倒,你怎麼辦”這個話題,半數讀者的選擇是“啥也不想,趕緊幫忙”;也有一部分讀者比較謹慎,覺得應當“先把情況搞清楚,有路人互相證明後,再幫忙”;也有個別讀者選擇“怕有嫌疑,裝沒看見”。
喬布斯、林書豪、丘吉爾、郭敬明……
這些學生偶像與雷鋒並存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過崇拜的對象,這個詞現在叫偶像,曾經叫榜樣。記得那首歌嗎?《學習雷鋒好榜樣》。
對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來說,他們中的很多人小時候都以雷鋒為榜樣,那麼,現在的小學生心目中,偶像又有哪些呢?記者隨機在晚報小記者中進行了抽樣采訪。
在受訪對象中,得票最多的有兩個選項:“商界名人,如喬布斯等”和“體育明星,如林書豪”。孩子們的理由如下:喬布斯擁有財富,還幫助他人,他很叡智,很有想象力,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影響了世界;林書豪籃球打得好,他努力了很多年,他很上進……
孩子們的偶像還包括政治偉人、流行偶像,當然也有雷鋒。調查中,所有的孩子都聽說過雷鋒,六成以上的孩子都看過諸如《雷鋒日記》、《雷鋒的故事》等跟雷鋒有關的書籍,有6個孩子選擇雷鋒當自己的偶像。他們的理由有:金錢和聲望並不重要,只要讓身邊的人開心就好;雷鋒助人為樂,全心幫助別人,而且做好事不留名。
還有一位同學說自己沒有偶像,因為“目前還沒找到符合偶像標准的人”。他描述了自己心目中模范偶像的大致樣子:有一些成就,日子過得豐富多彩,能回報社會,幫助別人,是一個德纔兼備的人。
“立足公益”、“職業素養”、“團隊意識”……
現代大學生眼中的雷鋒精神
通過采訪記者發現,當代大學生對雷鋒精神的理解明顯跟前人不同。他們大多數為90後,思維活躍,成長道路上有過多樣的精神偶像,雷鋒可能是偶像之一,但絕不是唯一的那一個。不過,這群新新人類對雷鋒精神的解讀很有趣,他們把雷鋒賦予了新的時代含義,公益精神、團隊意識、綠色環保這些理念,都曾經屬於雷鋒。
在魯迅美術學院念大三的張凱帆,認為雷鋒精神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時代產物。“對我來說,這些年來雷鋒已經逐漸走下神壇,網上有很多爆料的照片,比如雷鋒趴被窩裡打手電看書,是那個時代的產物,我們現在根本不可能模仿。”不過,對於張凱帆來說,雷鋒身上也有很多值得現代人學習的東西:“很多人把雷鋒誤讀了,認為這個時代已經不需要雷鋒精神,其實這也不對。比如說對‘釘子精神’的理解,在那個年代可以看做是擠時間學習,彌補自己的不足,但放在現在社會也可以理解為有進取精神,很上進……”
最近,網上經常出現“做好事被倒打一耙”的新聞,也讓不少大學生對學雷鋒心有餘悸,遼寧大學國際會計專業的大四學生王子就在此列。“說實話,看到那些新聞我有點心寒。雖說在路上遇到摔倒的老年人我肯定會去幫忙,但幫忙前心裡會先想好‘要是被人訛上’該怎麼辦,可以先用手機拍下視頻。”
在東北大學念書的郭朋偉為我們列出了他心目中雷鋒精神的現代意義:
“助人為樂,相當於現在的公益精神,都是為社會奉獻自己;勤儉節約,和現在的綠色環保理念不謀而合,像舊物改造,吃飯打包;愛崗敬業,用現代的手法叫職業素養過硬更合適,別小看這種標准,可是大學生求職時不可或缺的元素;集體主義,也就是團隊意識,學會合作,學會溝通,在工作中相當重要。”(記者魏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