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初見吳嘉莉時,她看起來有些靦腆。但與她聊起詩詞來,她常能口若懸河,引經據典。她從小喜歡古典文學,愛鑽研詩詞格律,尤其喜歡寫藏頭詩。今年就讀初三年級的她,將班上十幾位同學的名字搬到了她的詩詞世界裡,作成了藏頭詩。
她為同學、母校創作藏頭詩
“於子悅是個性格溫婉的女同學,和她說話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所以我說她是‘於初渙子規啼悅目賞心柳絲細’;廖藝寧善音律,會彈古箏,我贈她的詩便是‘廖生聆藝曲清寧寧餘音繞涼亭’……”
“有一次,我在一個論壇上看到‘三三七’體的形式,覺得很有創作空間,再將身邊同學、朋友的名字‘藏’在詩詞裡頭,增添了許多創作樂趣。”嘉莉說,班上同學得知此事後,不少人將寫有自己名字的藏頭詩抄了珍藏,有的同學則請她也為自己的親戚朋友寫藏頭詩。
嘉莉遞給記者的一張A4紙上,寫了許多藏頭詩,都是她創作的。這些藏頭詩頗有意思,除了以班上同學名字進行創作之外,有的以詞牌名做藏頭詩,例如“青玉案”、“念奴嬌”等;她還為母校廈門外國語學校創作了一系列藏頭詩,如“相識繼相顧,約同創明輝。廈外奠宏礎,外語秀瓊玉”是“相約廈外”的藏頭詩,校訓“進德修業”她則創作了“進校孕新興,德纔盡備英。修識同育品,業建僅時央”這首詩。
詩詞創作得益於平時愛看書
嘉莉從小學開始便與詩詞結緣。她的啟蒙老師頗愛詩詞,受其影響,嘉莉對詩詞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小學三年級,她便開始寫現代詩。每寫好一首詩,她不是急著跑去讓老師點評,而是收起來,幾日後再拿出來推敲,修改,這樣日復一日,她反復雕琢自己的詩詞作品,漸入佳境。
嘉莉喜歡古典文學,從小便喜歡朗誦詩文,抑揚頓挫、斷句等手法她都要細細拿捏,也正因為如此,她在詩詞格律上更添了幾分“感覺”。“我最喜歡李白的詩、辛棄疾的詞,慷慨大氣。但我寫的詩詞,大多顯得‘小家碧玉’了。”嘉莉笑著說。
而在詩詞創作上能信手拈來,離不開平時廣泛的閱讀積累。嘉莉說,她平均三天讀完一本書,從歷史、心理學,到國內外名著,她都廣泛涉獵。“看書是一種很好的休閑方式。”嘉莉笑著說。
作文曾在全國性比賽中獲獎
嘉莉平時寫文章也頗為用心,初一時就獲得第六屆全國青少年中華情主題寫作大賽初中組第三賽季三等獎。她說,無論是詩歌還是文章,她的創作大多來源於生活中的所見、所思、所感。平日裡,她走到哪裡,口袋裡總要帶著紙筆,坐公交車時、走在路上時……每對一景、一事有所感觸,都要拿筆記下。“將那份感覺留下來,回家再慢慢推敲創作。”嘉莉說。
廈門外國語學校校慶30周年之際,嘉莉還特地為母校填詞,作品她來來回回修改了20多次。不過,嘉莉很謙虛,她說由於自己不善音律,這些作品她沒有讓其他人知曉,只留作自己平日裡哼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