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石蘭松——再次橕起“希望之船”
石蘭松手把手教孩子寫字
3月5日上午,天下著濛濛細雨,廣西上林縣刁望教學點唯一的老師石蘭松,正在給孩子們教課文《雷鋒叔叔,你在哪裡?》。
乾淨的講臺上,堆放著一疊厚厚的雷鋒生平事跡。這些材料,都是石蘭松昨天晚上用好心人送給他的電腦,一字一字打出來的。他說,又到了“學習雷鋒日”,要讓孩子們多了解了解雷鋒的事跡,讓他們幼小的心靈烙下雷鋒的印記。
在這節課上,石蘭松給孩子們講了許多關於雷鋒的故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他告訴孩子們:“哪裡需要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在哪裡……”不少孩子問:“石老師,那天我看見陳燕芝在操場上扶起了摔倒的梁宏福,她算不算雷鋒啊?”“當然算。不管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你們都不要忘記關心幫助別人。只要這樣,你們都可以是‘雷鋒’!”
一轉眼,到了做午飯的時間。石蘭松告訴記者,縣裡已經將“免費午餐”的費用提高到了每個孩子3塊錢,為了減輕他的負擔,還特地找了一個人專門為孩子們做飯。但他還是堅持在每天午飯前去到廚房“打下手”。他的心思是,給孩子們吃的飯,一定要管夠;菜裡面的油和肉,一定要足量。
吃過午飯,石蘭松便像往常一樣,用船把孩子們送回家裡午休。船兒靠岸時,他對孩子們說:“今天是‘學習雷鋒日’,下午我們就一起去學雷鋒,幫助村裡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好不好?”“好!”孩子們清亮的歡呼聲在龍湖上蕩漾開來。
去年秋季學期,二年級的石林轉到了鎮上的小學讀書,家裡只剩下雙腿殘疾的爺爺。下午放學後,石蘭松帶著孩子們來到了老人的家,又是噓寒問暖,又是招呼孩子們幫老人打掃房間。見到石蘭松,爺爺分外高興,一個勁兒地用壯語夾雜著普通話對記者說:“把孩子交給石老師,最好了……我們放心,好放心!”原來,老人家的兒子和兒媳都到廣東打工了,一年纔回一次家,自己年老又殘疾,只能把石林和姐姐托給石老師照料,石蘭松一有空閑,就來家裡看望他,還幫他做飯洗衣服。
石林的爺爺給記者說起了一件事:一次,石蘭松正在教室上課,一個叫梁宏翔的學生肚子痛得直在地上打滾兒,石老師背起他,橕起小船就往3公裡外的診所奔,從那以後,石老師的辦公桌裡就多了一樣東西——急救藥品。“石老師對學生,比對他自己的孩子還好呢。”老人家說。
從石林爺爺的家出來,天色已漸漸暗去。石蘭松在目送北樂屯的孩子走後,又帶著內澤莊的孩子們坐上了“希望之船”。臨走的時候,他突然想起還有好幾個孩子的作業沒批改完,於是招呼孩子們先在船上等他一會兒,他飛奔著回到辦公室,抓起作業本就往河邊跑去。
船兒在龍湖上迎著春雨緩緩前行,石蘭松告訴記者,他今晚要批改7本作業,而且他最近構思的關於如何改進農村學前教育的論文,還得查查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