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日前,有家長發帖,稱孩子要過生日了,發愁為班裡的小朋友准備什麼禮物,該帖引發熱議,不少家長認為這種活動有利於培養孩子學會分享,但也有家長認為這屬於人情負擔,易造成攀比。記者近日在開心網上發起了相關投票,截至昨天,超過7萬網友參與投票和討論,有獨立包裝的小零食、好玩實用的文具和孩子自己做的手工制品被認為是最受歡迎的禮物,而超過六成的家長強調,禮物不宜太貴重,1-10元的禮物就足以讓孩子們開心了。
新生家長首次送出3000元禮物
網友『家有小女』的女兒3月初過生日,2月下旬起她就開始糾結到底該給女兒班裡的小朋友們發什麼禮物,『去年發了一人一盒牛奶,今年想送點小文具或玩具。』
過生日還要往外送禮物?少數家長表示沒聽說過這個規矩,但相當多的家長跟帖稱自己孩子所在的幼兒園或學校有這個不成文的傳統。
一本好書、一枚卡通印章、一塊小蛋糕、一個美羊羊的鑰匙圈、一罐水果糖、一盒蠟筆……很快,一個內容豐富的『慶生分享禮』榜單就出爐了。
除了列名單,家長們還提到了『行情』,從人均5元、10元到100元不等。網友『阿年』在線分享了自己同事的經歷:原來,她同事的孩子那一年剛上幼兒園,在生日當天為同班的小朋友每人送上了一份禮物,『第一次買這種禮物,不知道怎麼把握分寸,每個孩子買了100多元的禮物,總共花費了3000多元』。如此花費,頓時引起網友的驚訝和議論。
分享還是攀比,家長意見不一
『看到這種風氣就覺得折騰……攀比無處不在。』在上百條留言裡,有兩成左右的家長不贊成送『分享禮』。其中一位孫先生表示,成人世界裡少不了送禮,送來送去成了不小的人情負擔,『孩子的世界很單純,為什麼要讓人情賬蔓延到他們的世界裡呢?』
而過半家長則持不同意見。網友『田豆豆』的女兒所在幼兒園有個慣例,『每個月老師會安排一次生日會,在這個月過生日的小朋友們一起過,然後一起分發禮物。每個人輪一遍嘛,很公平,也沒有人送特別貴的。有一陣子孩子們特別好玩,每個月送的禮物都是畫畫的水筆,我女兒本來就愛畫畫,自己都不用去外面買了』。作為家長,她力挺這個『分享禮』活動,『可能對大人來說幼兒園裡的那些小面孔只是別人家的孩子,對孩子來說,那是他們朝夕相處的好朋友。為小朋友們挑選禮物,對孩子來說也是個挺有意義的過程。』『昨夜微醺』也跟帖稱,『互贈本來就很有意義的,這風氣沒什麼不好』。
sadomi的兒子現就讀於靜安區一幼兒園大班。作為該幼兒園的家委會成員之一,她告訴記者,送『分享禮』原本是家長們的自發行為,園裡不提倡也不反對。『我們班禮物的基本行情在1元-10元不等,便宜點的,棒棒糖之類,貴一點的,可能送書呀、玩具呀、鉛筆盒之類。』她認為這一活動重在讓孩子們學會分享,因此通常一年中很多次讓兒子帶禮物給小朋友們,『讀小班時,聖誕節我給每個孩子買了小鹿頭飾,每個纔2塊錢,所有的孩子一起戴起來,很壯觀。他們很高興地拍了合影,還有孩子特地打來電話,大聲地向我表示感謝。』
不過最近,sadomi所在的幼兒園開始對『分享禮』有限制了。據她介紹,園長在一次交流中偶然得知,有其他學校的家長買了價值兩三百元的品牌書包送給班裡的同學,園長認為如果流行送如此貴重的禮物,會造成一些家庭的經濟壓力,也會帶壞風氣,因此從這學期開始,建議各班根據情況,集體過生日慶祝。
[在線調查]
『分享禮』最好人均10元以下
究竟有多少幼兒園和學校流行送『分享禮』?什麼樣的『分享禮』最受歡迎?『分享禮』定在什麼價位最合適呢?記者發起了相關投票,截至昨天,有7萬餘名網友參與了投票和討論。
半數以上的父母稱,自己孩子所在的幼兒園或學校會送這種『生日分享禮』。對於送什麼樣的禮物,家長們的選擇最終集中在小零食、好玩且不貴的文具和自制禮物上。有趣的是,不只一位家長提到,如果能夠把小壽星親手DIY的蛋糕,送到班裡,讓孩子們分享,那氣氛是再好不過了。但對於這一方案,有老師在線跟帖『不可以』,稱奶油食品易變質,小朋友吃了不安全,如果家長要送食品,一定要有獨立的包裝。
幾乎每位網友都對送多少元『分享禮』最合適進行了投票。其中,超過4.4萬名網友認為,1-10元的小禮物已經足以讓孩子們高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