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美國是世界上教育事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全美國的各類大學已超過四千所。習慣上我們把美國的高校大致劃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綜合性大學
綜合性大學規模龐大,師資強大,設施完備,一般都設有以文理學院為核心的若乾學院,可修學位的課程除了通常的文理課程以外,還有商科、工程技術、國際政治、衛生、教育、農業、家政等。大部分綜合性大學注重研究工作,設有可以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的研究生院,因此,這些大學又被稱為研究性大學。
四年制學院
一類是文理學院或文科學院。基本課程包括人文學(語言、文學、哲學、藝術、文化、音樂史等)、社會及行為科學(歷史、地理、經濟、政治、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和自然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地質學等)三大領域。另一類是獨立的專科學院,如機械學院、建築學院、工程學院、音樂學院、師范學院等,主要提供專科職業教育。
社區學院
社區學院提供的課程有兩類:一類為過渡性文理課程,相當於四年制大學的頭兩年,學生畢業後可轉入四年制大學繼續深造;另一類為終止性職業技術課程,畢業生直接就業。
留學美國,面對如此眾多的院校資源,學生和家長們都很迷茫,我們該如何去選擇自己就讀的學校呢?目前,中國的家長和學生比較熟悉的學校幾乎都是綜合性大學,而對於四年制的學院和社區學院還很陌生。文理學院現在已經慢慢被國內的家長和學生所認可,但絕大多數的學生還是無法接受去美國讀所謂的兩年制的社區學院。在選校之前,學生或家長應該首先要多問自己幾個問題:
1.我們為什麼要去美國?
2.美國留學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3.我的英語是否熟練到可以應付在美國的學習和生活?
4.我的家庭經濟狀況能否支付昂貴的留學費用?
如果您能准確的解答以上四個問題,那麼,您就會在學校的選擇上有一個清晰的、理智的目標。留學不僅是一種享受高等教育的過程,也是一種全新的人生經歷。留學不僅僅是學知識學技術,也是了解、融入西方發達社會的一條重要途徑,它對於留學生個人形成完整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留學生活會極大地開闊你的視野、真實體驗多元文化、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並且有助於你以更全面的眼光理解人性和社會。
在出國熱和留學低齡化的今天,很多家長和學生對留學的准備越來越早,也越來越狂熱。中考結束以後,就開始了TOEFL、SAT培訓之旅。周末和寒暑假奔波於各類培訓班之中,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取得一個TOEFL、SAT的高分,向美國名校前進。但是,家長和同學們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美國名校的錄取並不完全取決於TOEFL和SAT成績,他們更看重的是申請人的綜合素質。名校跟一般的大學不一樣。名牌大學是找“錄取”的理由,而一般大學是找“拒絕”的理由。
我不是不鼓勵學生和家長們追逐名校,但是,有多少學生和家長對自己和孩子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真正地可以就讀名校,而不是把追逐名校的理想建立在虛榮和攀比基礎之上呢?還有一個事實就是,美國名校的學習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幾乎每所大學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學生被辭退,大學畢業率一般在95%左右。原因何在?
學校的答案是:這些學生學業表現不佳。雖然這些被錄取的學生都曾是原來中學最好的學生,成績都是在年級前10%以內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這樣優秀的學生就能夠應付大學高強度的學習。許多中國留學生都說:美國大學的學習累死人,熬夜到凌晨2、3點鍾是經常的事。美國名校的畢業生也不一定就能佔盡先機,無論是考研還是求職,在校的平均成績都是最重要的,如果平均成績不理想,乾什麼都要被降好幾個等級。
其實,我認為中國學生不一定要申請美國名校。美國大學不是終身制,不像中國的大學,考進門就基本上意味著要從這個學校畢業。美國的大學不但允許學生轉學,而且還可以轉移學分。轉移學分最多也就是個計算方法問題,有的可以全部轉,有的是部分轉。有心的同學和家長可能注意到了,幾乎每個學校的申請都分成了三個部分:新生申請、轉學生申請、國際學生申請。轉學生申請指的是那些在其他學校大一、大二的在讀學生,可以申請轉學到本校。
選擇學校,合適學生的纔是最好的,而不是一味追求所謂的排名。所以我認為,對於中國學生而言,如果無法直接實現到美國名校就讀的夢想,我們可以逐步去實現,用一到兩年的時間,在一個學習環境輕松些的學校學習、適應,成績優秀了以後再轉入更好的大學。這樣有三個好處:1.讓中國學生更容易適應學習和生活,增強自信心;2.平時的學習成績可能會優秀,對以後的研究生申請更有利;3.學費相對便宜,對中國家庭更實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