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近日,在武漢一家著名的教育論壇上,網友『翩翩而來』發帖——《罰抄的那些事》,總結女兒班上同學應對老師罰抄的『高招』:『草船借箭』、『桃園結義』、『蔣乾中計』等等『錦囊妙計』,復寫紙、雙刀、四筆連書等罰抄利器爆紅網絡,引發網友熱議。
開『雙刀』(即兩支筆同時寫)已不新鮮,現今有『四筆連書』取而代之:L同學(女兒班上同學)是其中集大成者。據說,此同學可將四支一模一樣的筆,用透明膠綁在一起,同時寫字.L同學的下一步,是研究五筆連書的作戰方式,已經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報告,進入調試階段。L同學的口號是:虎口有多長,筆就能排多寬!這樣流暢的語言不是出現在作文中,而是出現在『斗罰』絕招之中,這不禁讓網友們哭笑不得。
在筆者來看這裡面最值得關注的該是如此絕招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的影響。對於還沒有形成系統的積極樂觀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孩子們來說,先學會了如何想辦法應對繁重的『筆罰』,應對的過程倒是不乏體現了他們創新的『小人纔』思維,但給他們有效地心靈留下的不良陰影卻不容忽視。
其實,類似的問題遠不止『罰抄利器』一件,前段時間報道的小學生作業本上悄然出現的『人生目標:向錢看,向厚賺』等『潮人語錄』與不聽話押金等公然給孩子分三六九等種種情況哪一樣都不該出現在校園中。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可塑性極強,在他們成長的關鍵時期,這種種情況如同大氣中的PM2.5,在不經意間,污染著校園環境,侵蝕著孩子心靈。
若要是追根究底,這些都與種種不良教學方法脫不了乾系。拋開各種已經明令禁止的給孩子分等級的『恥辱教育』方式不談,『斗罰』的『錦囊妙計』顯然是因為罰抄的量過大,學生纔會想出這樣應對的點子;而昇學考試壓力沈重,校園中又沒有相應的釋放渠道,『潮人語錄』自然也就成了孩子們宣泄不滿、排遣壓抑情緒的途徑。
當文筆的詼諧、幽默不在出現在孩子們的作文而開始在『潮人語錄』若隱若現,當罰抄不再是讓學生體驗磨煉的過程,不再成為讓孩子們意識到自己承擔犯錯的後果的方式時,體察入微的老師們就應該策略的調整教學方式了。不管老師是為了什麼懲罰學生,應當采取學生樂於接受的方法,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如果刻板的采用前篇一律的教學方法非但不能有應有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斗罰』絕招的詼諧語言在網友看來也許還是笑料,但在被寄予厚望與尊重的老師們看來又豈止是尷尬這麼簡單。『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過』罰抄沒起到應有的效果反而引來的無數『斗罰』方法,已經遠遠超出了『教不嚴』的范疇,筆者真誠的期望更多的老師可以探索靈活的教育方式,不要再讓『抄課文』成了孩子們青澀的夢中最深刻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