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這裡有我的工作,有我的學生。我捨不得!』29歲的王紅梅,2009年7月被診斷為惡性甲狀腺腫瘤,至今仍堅守在偏僻小學的講臺上——雖然瘦弱,但充滿活力,講課一絲不苟。
出生於十堰經濟開發區小河村普通農家的王紅梅,從小就夢想長大後當教師。2004年9月,大學畢業的她如願進入茅箭區實驗學校工作。她愛崗敬業,很快成了學校骨乾,評優次次有她。然而,疾病突然襲來。2009年7月,新婚不久的她因身體不適上醫院,被查出患上惡性腫瘤。手術後,王紅梅調到茅箭區許家小學任教。許家小學偏僻,每天上下班需2個多小時,她堅持每天早晨6點起床,提前幾十分鍾趕到學校,風雨無阻。
盡管成功進行了手術,但每年要4次住院免疫治療,可王紅梅堅強而樂觀地面對。看著她忙碌的身影,區教育局領導關心她,多次囑咐學校盡力照顧她,許家小學的領導也主動提出,讓王紅梅每天只上半天班。可她說:『看著自己的學生一點一滴成長,我纔覺得快樂,活得踏實!』不光如此,王紅梅還一再對校長說:『不要把我的病情告訴同事、告訴學生,我不希望得到大家特殊的照顧。』
翻開學校的考勤表,看不到王紅梅有遲到早退的記錄。就連請假,王紅梅都少之又少。每年4次的住院治療,都盡量利用寒暑假時間。平時需要住院治療時,她也是白天在學校上班,下午下班後再去醫院。
日前,記者來到許家小學。校長王娜告訴記者,王紅梅患病兩年多了,可能記不清自己多少次出入醫院、做了多少次檢查和治療,卻始終記得她的每一節課時、每一個學生。她每天樂觀面對生活,用燦爛的笑臉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用真誠和愛心教育每一個學生。她的夢想沒有因為病魔攔路而破滅,反而因為執著和不懈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面對各方的關心,王紅梅很感激,她總是說:『我會因為自己能教書、能教好書而高興,因為自己的工作而有價值。我要努力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