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時下某些大學最為頭痛的是學生“厭學”,最難管理的是學生“逃課”,最不受重視的是課堂教學。然而,在寧波諾丁漢大學見不到“厭學”狀況,杜絕了“逃課”現象。一言以蔽之,這裡的課堂引人入勝。
大學課堂不在於傳授“已有經驗”,更不能將任何真理奉送給學生,而在於提供誘因、點撥思路、拓展視野、促進學習,讓學生深切感受到催人奮進的課堂氣勢,然後自己去獲得真知、探賾索隱。
愛因斯坦說過:“我沒有特別的纔能,只不過是喜歡窮根究底罷了。”因為,只有窮根究底纔能為科學大廈增磚添瓦,我們的課堂就是在做好這些紮實而又平凡的奠基工作。
首先,是讓課堂成為“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的起飛平臺。學習的法則之一是有沒有學習願望?學習終究是學生自己的事,逼迫學習不僅無益而且易造成逆反。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是提供“知識誘因”,激發學習動機。大學裡應該沒有不想學習的學生,只有學習動機沒有激發出來、充沛精力沒有找到正確運用渠道的學生。課堂則是一個提供誘因的最好場所,上課開始時教師用幾句相關的話,建立起知識與誘因的聯系。學生一旦將“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了,爆發出來的“學習力”難以估量!
其次,是讓課堂成為“不會學”轉變為“我會學”的轉型窗口。學習的法則之二是懂不懂學習方法?方法是工具,是鑰匙,要點在於了解方法應用,掌握技能技巧,熟悉訣竅奧妙,形成學習機智。大學生入學初期可能涉學不深,正處在方法轉型時期;教師是過來人,有些甚至是方法上的行家裡手,應該在每節課上抽出些許時間,傳授學習經驗,教會學生學習。這樣費時不多,事半功倍,只要學生從“不會學”轉變為“我會學”,進步就快了。
再其次,是讓課堂成為“枯燥學”轉變為“快樂學”的接力站點。學習的法則之三是學習興趣怎麼樣?學習中一定有許多枯燥乏味的東西,所以需要意志、毅力、勤奮、拼搏等非智力因素的持續支橕。我們力求使每次課堂成為學生的加油站、興趣的接力點,讓他們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很多外籍教師平時很“休閑”,上課時卻很“玩命”,格外認真,又非常注意風度、講究幽默。常常妙語如珠、勾勒知識意境,比喻貼切、揭示科學奧妙,挖掘深入、直指問題真諦,巧言善誘、煥發智力情緒。我們的課堂成了教師教學智慧的展示舞臺,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接力站點。
最後,是讓課堂成為“被厭學”轉變為“學得好”的廣闊天地。學習的法則之四是學習質量高不高?大學生厭學不是他們的本意,更不是他們的天性,而是由於某些教師教法不好,課堂對大學生喪失了吸引力,造成某些大學生“厭學”,很傷害年輕人的積極性和上進心。我們結合中國國情,經常開展“評教評課”問卷調查,既改進了課堂教學,又親密了師生關系。我們的教師將師生關系比喻成“教練與運動員”的關系,認為教練很了解運動員,指導時一絲不苟,而運動員又必須通過刻苦訓練提高運動成績。教師只有同學生摸爬滾打在一起,纔能創造出一個要學、樂學、會學、學得好的廣闊天地。
我們的課堂就像一個強大“磁場”時刻在吸引著學生,他們普遍感到,課堂是人生成熟的理想搖籃,是科學殿堂的真實化身,是青年人走向成人、成纔和成功的重要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