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首頁面有紅色字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字樣,每天更新新聞和消息,定期發布人事任免決定和領導活動,“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的網頁設計風格和政府部門官方網站極為相似。它是一家所謂的文憑認證網站。因為仿真度高,有人上當,購買了經過它“認證”的假文憑。
讀者爆料
江蘇打工妹網上辦“保真”文憑
日前,江蘇打工妹羅潔(化名)聯系到“3·15開庭”欄目,講述了自己買文憑受騙的遭遇。
羅潔三十出頭,來自江蘇農村。2012年2月,羅潔打算到北京找工作,考慮到自己只有初中文化,她在網上聯系了一個文憑販子想買個文憑。
“我在教育部下屬的一家單位工作,我辦的文憑保真,能在教育部指定的證書查詢網站上查到。”騙子對她承諾。
對方直接將所謂的證書查詢網站的網址發給了她。網址是www.crhsi.com.cn,網名是“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
辦下大學文憑全過程不到一小時
羅潔告訴記者,這個網站看上去“特別真實”。
“上面有國家領導人的照片,有政府重要活動的工作信息。給客服打電話,對方說他們是國家唯一指定的證書查詢平臺。於是我就信了。”
最終,羅潔從對方手裡以40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上海工商學院”的文憑。
羅潔回憶,交了照片和身份證掃描件之後,連一個小時都沒過,“網友”就給她打電話,告訴她可以到“上海工商學院”的網站查看學位證了。
“我登錄那個學校網站後,輸入姓名、身份證號和他們給我的學歷編號,確實看見了我的學位證。”羅潔說,之後她付了2000元,付款後她又在“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上查到了學位證信息,於是便高興地付給了對方餘款。
求職沒人錄用纔知文憑有假
全款付清後,羅潔收到了對方寄來的文憑。
2012年3月,羅潔滿懷期望地來到北京,下了火車,她直接就在西客站附近逐家單位上門“毛遂自薦”。
在一家酒店應聘“文秘”時,她剛把大學文憑遞到酒店經理手裡,對方掃了一眼就告訴她,文憑是假的。
羅潔一聽急了,讓對方上網去“驗證”。酒店經理呵呵一樂:“根本不用去驗證,我一看是‘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驗證的文憑,就知道它是假的。現在通過這假網站賣出的文憑多了。”
羅潔蒙了,她不願相信這個事實。之後,她又懷揣文憑繼續找了一陣工作,但用人單位看過她的文憑後都不願錄取她。
羅潔只好回到老家,被騙的事情,她沒敢告訴家裡人。她告訴記者,因為老家很窮,4000元相當於她全家人半年的收入。
“錢就這麼沒了!”說到這裡,羅潔哽咽了。於是她聯系到本報“3 ·15開庭”欄目,“希望你們能對騙子曝光,讓更多的人不再上當。”她說。
記者核實
警方證實假校園網坑了人
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了解到,上海工商學院確實存在,但經警方核實,該校從未開設過校園官網,羅潔看到的“上海工商學院”網站系假網站。
該校真實的招生電話為021-59791077,並非假網站上的021-51934484。
記者又從“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隨機抽選了“蘇州中山進修學院”。在搜索引擎中找到該校網址並點擊,但無法打開且彈出了360殺毒軟件的對話框,提示該校系虛假辦學。
記者了解到,該軟件目前開發出新功能,能對經過核實確認的假冒校園網站進行屏蔽。
核查網站
頭頂教育部“光環”頁面足以亂真
記者仔細地在“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上瀏覽了一番。
網站的版式設計與政府部門的官網設計風格極為相似。
網站首頁面的左上角,有紅色字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字樣。網頁頂部的LOGO,滾動播放的圖片是天安門和中南海。
頁面左邊略靠上的位置是“圖片新聞欄”,圖片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工作會議”的現場圖片;頁面右邊略靠上的位置是“領導活動”,裡面有“國務院委員劉延東活動報告集”和“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袁貴仁活動報告集”;“領導活動”下方是“人事任免”,最新的一則人事任免通知發自2012年2月21日。
最“下工夫”的是“新聞”和“資訊”,所有的信息都是實時更新。記者跟蹤了數日發現,每天都有大量的當日新聞發布在網站上。
最有意思的一個細節是,這家網站不但宣稱自身是“國內唯一民辦高校綜合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而且還連發多篇“信息”,嚴厲斥責“國內出現多個假冒民辦學校認證查詢網站”,並提醒“廣大學生應謹防受騙”。
聯系電話400開頭官方從未用此方式
記者點擊進入“證書驗證”的界面,“民教網全國民辦院校證書驗證系統”這十幾個大字格外醒目。除了可以驗證國內的民辦學校文憑,該系統竟然還能查詢國外學校的畢業證。
在這個仿真度極高的網站上,只有“聯系方式”露出了馬腳:網站首頁面提供的聯系方式不是座機號碼,而是一個QQ號以及“400客服電話”。記者多方了解到,目前教育系統的官方網站,尚未出現過以QQ號和400電話作為聯系方式的情況。
教育部證實
該網站不是正規查詢網站
記者以公民身份,電話諮詢了教育部專門負責民辦高校事項的部門。
該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教育部唯一指定的公辦和民辦高校證書查詢網站只有“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簡稱學信網,網址www.chsi.com.cn)。不管是民辦高校還是公辦高校,文憑在學信網上都能查到。
“國家只認可學信網能查到的文憑,如果學信網查不到,從其他網站查詢到的文憑的真偽不能保證。”該工作人員說。
●“學信網”說法
“學信網”是由教育部直屬單位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主辦的。
日前,記者與學信網取得聯系。該網站表示,市民如果發現假學歷認證網站,可以與其聯系。
文憑販子紛紛與之合作記者扮“空殼校”人員暗訪“民教網”
假網站錄學生信息每條收費150元
因為網站仿真度高,文憑販子紛紛與之合作。記者隨機采訪了20家賣文憑的“教育機構”,均稱文憑能在“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認證。記者暗訪該網站時稱,自己想辦“空殼學校”發畢業證,對方仍然表示“可以試試看”,他們按人頭收信息錄入費,每個學生150元,並稱,“人數多還能便宜”。
暗訪假證販子
能在民教網認證成兜售幌子
記者在網上隨機找了20家號稱可以“辦文憑”的“教學機構”網站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所有的網站都在以“文憑能在民教網認證”作為“賣點”。所謂的“民教網”,指的正是“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
記者注意到,在一些所謂的“教學機構”網站上,有“證書入網300”、“檔案入網300”等收費項目,並表示“以上價格均屬薄利,謝絕還價”。
這些“教育機構”的員工均表示,買文憑者可以“先到網站認證,再付款”。
某“教育機構”員工向記者推薦了北京某大學的文憑。對方表示,文憑能在“民教網”認證,但得提前交300元費用。
記者問這錢是否是給“民教網”的好處費,該男子笑而不答,進而轉移話題。
暗訪民教網
網站主辦方經營范圍含“家庭勞務”
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地址/域名信息管理系統”,記者查到“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確實有工信部備案號。
上面的信息顯示,該網站的主辦單位是“北京民教信息科學研究院”,單位性質為“企業”。
它除了“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外,還注冊了留學生信息服務網、大學生就業信息網、中等職業教育網、國際職業技能認證網等近10個與教育相關的網站,其中有5個已經不能打開。
隨後記者通過工商部門了解到,自稱是“以民辦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教育信用體系研究為主的科研機構北京民教信息科學研究院”,其實是一個成立於2011年、注冊資本50萬元的股份合作企業。
這家企業的經營范圍很廣,包括承辦展覽、電腦動畫設計、發布廣告、家庭勞務服務等,唯一和教育沾邊的是“教育諮詢”。
網站版權方辦公地址不存在
“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自稱版權所有者是“北京民教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經工商部門查詢,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與“北京民教信息科學研究院”的法定代表人是同一人,經營內容也與“研究院”類似。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其注冊地位於通州區漷縣鎮,而網站上卻顯示,其地址在“北京市西城區大木倉胡同1號樓B座三層”。
記者到西城區大木倉胡同實地探訪,到達後發現,大木倉胡同的“1號樓”只有教育部裡面的兩棟——西1號樓和東1號樓。但門衛說,這兩棟樓都是教育部的家屬樓,裡面沒有公司。
而且記者注意到,這兩棟樓均為舊樓,根本不分“A座B座”,門衛也證實了這一點。
記者隨後分別來到這兩棟樓詢問居民。大家都表示,沒有聽說過有民教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這個單位。
主辦方門外找不到單位名稱
通過多方調查了解,記者查到了北京民教信息科學研究院的辦公地點:朝陽區恆基中心3號樓。
但在3號樓一層大廳,記者在信息指示牌上找不到這家單位的信息。打聽了近一小時,纔有人告訴記者:“這家單位在503房間”。
在5層記者注意到,該樓層有多家公司,幾乎每家公司都把公司名稱標注在大門邊上很顯眼的位置。但503房間的門外找不到任何關於單位名稱的信息。
記者叫開門後注意到,503房間面積不大,裡面大約有十來個員工,擺著電腦等辦公用品。
明知手續有假也可“審核試試看”
“民教網”和“研究院”其實是一碼事。記者此前以某民辦高校工作人員的名義,與“民教網”取得聯系,但對方要求記者直接找“研究院”事業發展部。
“研究院”一位姓於的工作人員先是一本正經地說,學校要有正規的辦學手續纔能把信息錄入到網站,但當記者含糊地表明了自己想開辦一個空殼學校(假學校)來發畢業證時,對方呵呵一樂,表示理解了記者的意思。
“原則上是需要資質齊全的,但是你也可以把資料發給我們,讓老總們審核試試看。”她笑著說。
之後,於姓工作人員給了記者一個可以用來郵寄資料的地址。
錄入學生信息每條收費150元
此後,另一個記者聯系到對方,以文憑販子的身份繼續和於姓工作人員“周旋”。
她很自豪地告訴記者,哪個學校在“民教網”的後臺有信息備注,誰的“文憑代理”(賣文憑)工作就越好做。
“我們這裡,按每個學生150元的標准收信息錄入費。要是人數多,還能便宜。”她說。
記者繼續追問文憑發放的問題。“我們只負責信息錄入,文憑發放是學校的事情。”於女士說。
她說,民教網對文憑的核實方式是“到相應的學校網站上查,學校官網的數據庫裡能查到學生信息就行”,之後,他們就會在民教網錄入相關信息。
權威核實
“教育部”名頭8萬元可買到
“民教網”主頁上顯示,其是“教育部全國教育管理信息化專業委員會副理事級單位”。
但記者通過多方調查發現,教育部沒有這個下屬委員會。“民教網”所稱的委員會,是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的一個部門,這個學會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個學術團體。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的工作人員向記者確認,北京民教信息科學研究院是其理事單位之一,但與之沒有業務往來。
“網站是他們自己經營的。”戰略學會負責會員管理的張姓工作人員說。
“要是企業,8萬塊錢就能加入我們,並且還能為你提供產品推廣。”張姓工作人員以為記者也考慮入會,一個勁兒地“推銷”著。
●檢察官說法
“認證網站”是假文憑販子幫凶
海淀檢察院近年來承辦過大量兜售假文憑的詐騙案。偵查監督二處檢察官饒明黨告訴記者,假認證網站是詐騙鏈條中的重要環節。
檢察官稱:“網站中所謂的高校一般不存在。騙子只是設計出一個校園網站,留個聯系方式,就開始四處騙錢。”
“假校園網上的地址是假的。但騙子大多針對外地人行騙,他們一般不會專程到學校核實。”檢察官表示。
檢察官說,正是假冒的認證網站讓受騙者深信不疑。假認證網站往往仿真度高,不多方面核實很容易上當。
他表示,辦假認證網站的人,目的就是從假文憑販子手裡分杯羹。每個學生的信息收信息費百餘元看似不多,但如果數量大,總金額也不少。而且它具有隱蔽性,比直接賣假文憑掙錢安全。
檢察官認為,開設假認證網站的行為是為騙子“鋪路”,一旦查實,其應構成詐騙罪的共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