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昨天是第17個世界讀書日,為了解大學生的閱讀狀況,本報對1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43%的大學生日均閱讀時間低於1小時,48%的大學生日均上網時間超過4小時。多數大學生上網時長遠超讀書時長,且上網主要是逛論壇、發微博、看視頻等休閑娛樂活動;閱讀類型中,休閑娛樂性圖書和考級考證書籍排在前兩位,經典名著鮮有人問津。
如同吃飯睡覺
一天不上網就很難受
『你平均每天花多少時間讀書?』對於這個問題,43%的大學生選擇了『1小時以內』,28%的大學生選擇了『1-2小時』,18%的大學生選擇了『2小時以上』,另外有11%的大學生選擇了『幾乎不讀書』。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另一個問題『你平均每天上網的時間大約多久』,48%的大學生選擇了『4小時以上』,32%的大學生選擇了『3-4小時』,17%的大學生選擇了『1-3小時』,僅有3%的大學生選擇了『1小時以內』。
采訪中不難發現,上網已經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天不上網就很難受,就跟吃飯、睡覺一樣,每天都要。』集大學生小魏說出了大多數學生的心聲。她說,很多同學下課回寢室,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刷微博、逛論壇、聊QQ,一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有時候白天沒時間開電腦,睡覺前也會趕緊補上,用手機上一會兒網。
『如果一天不讀書,你也會這樣嗎?』聽到這個問題,小魏笑了。她說,大家每天都在上課,但是課外連著幾天不看書也挺常見的。
快餐式淺閱讀盛行
娛樂和考證類書籍佔65%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最常閱讀的圖書類型中,休閑娛樂性圖書和考級考證書籍排在前兩位,分別達到35%和30%;緊隨其後的是時下暢銷書,所佔比例為24%;經典名著則鮮有人問津,僅為11%。
采訪中,不少學生表示喜歡輕松的閱讀,比如看漫畫、雜志,這些書籍一般配有大量圖片,只需瀏覽,看起來不費勁。僅有一小部分學生表示對自己比較偏愛的書籍會精讀或重讀。
另一個明顯現象是,多數學生所讀的是跟所學專業有關的書籍,或是各種考級考證書籍,包括計算機二級、英語四六級、托福、BEC等各種考試書籍在學生中備受青睞。廈大嘉庚學院學生小陳說,現在就業壓力大,多考取一些證書對找工作可能會有幫助,所以很多同學從進入大學校園開始,幾乎每學年都會參加不同的考試,大部分閱讀時間基本上都是用來備考的。
【學者觀點】
讀書不妨純粹點
少一些功利主義
『這是一個講究速度的社會,什麼都要求快,快餐式閱讀就是一個縮影。不過,由此帶來的一個結果就是,浮於表面,知識底蘊、文化底蘊不足。』廈大嘉庚學院李老師長期與學生接觸。她指出,除了消遣性的閱讀,現在學生讀書的功利性比較強,對他們當下有作用,對考試有用的書是最受歡迎的。
這可能跟就業壓力有一定的關系。比如,很多學生忽略了課內基礎理論知識,忙於做各種課外實踐,就是因為這些能夠在簡歷上有所體現。在他們看來,讀書也是同樣的道理,讀那些對考證有用的書,纔能增加找工作的籌碼。不過,從長遠來看,知識底蘊的儲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學生更應該沈下心來,多讀好書,增加知識面,同時也可修身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