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昨日,武漢大學工學部水利水電實驗室內,張蔚榛院士的同事弟子聚在一起,回憶先生生前的生活點滴。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土工研究所副所長張家發,在先生的最後歲月經常去醫院陪他。讓他內疚不已的是,先生剛住院他並不知情,直到做完手術,他纔輾轉通過別人知道。『先生總是這樣,不願意麻煩別人,他的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他的事業,他愛學生勝過愛自己。』張家發說,直到先生已經不能自主呼吸,張大嘴巴時還是微笑著的。照顧張院士的護工說,先生兩次夢話特別清晰,一次說『這道題還有另一種解法』,還有一次說『這道題是不怎麼好答,沒關系,請坐下。』
張蔚榛院士溫和謙遜、淡泊名利。他總是稱自己『還做得不夠好』,曾多次拒絕申報院士,每次申報表格都是學院的領導指派他的弟子幫他填寫。武大水利水電學院農水系主任王修貴回憶,1995年那次申報,他幫助先生找材料,先生謊稱出差避而不見,對是否申報完全不『上心』。王修貴說,有單位請先生參加成果鑒定會,先生總是要求對方先寄一份材料給自己看。看完後,他先問對方如何評價,如果對方的評價和自己的評價相去甚遠,先生則拒絕參加鑒定會。
張蔚榛從來不收任何紅包或禮品,有一次張家發和另外一名弟子年後去看先生。知道先生不收禮,張家發帶了家鄉特產蕪湖瓜子,另一名弟子帶了山西陳醋給先生。先生非常感謝,但堅決要掏錢給他們。
往事歷歷在目,令不少弟子泣不成聲:『先生影響了我們,我們影響了我們的學生,先生高貴品格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