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行為有悖會議主題
大學校長該不該在會場玩游戲?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玩牌這件事要從各個方面分析。“有可能是因為這些論壇的質量過爛,在論壇上面發表的內容大同小異,對大家而言缺乏吸引力,只是一味地耗費精力。當然,也有些校長沒有認真對待論壇,沒有把提高能力的途徑放到教育和學校本身,這是現實制度的問題。”
知名學者、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馮瑋則明確表示“不認同楊校長的做法”。“我認為他根本沒有理解這次會議的主題。”馮瑋認為,此次會議的主題是“弘揚中華文化”。而中華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理解和尊重別人纔能得到別人的理解。“楊校長不理解和尊重其他院校,不想吸收其他院校的想法和經驗,有悖於這次會議的主題。”馮瑋說。
對於博客“浙大往事”認為“媒體在黑楊校長”的觀點,馮瑋也予以反駁:“試問:如果在做報告的是教育部長,楊校長會玩牌嗎?敢玩牌嗎?”
事件折射社會失望情緒
從網友評論的觀點看,許多網友將這一事件的矛頭指向了大學行政化尤其是大學校長的行政級別。
一條微博在短短兩天內居然轉發3萬多次,並引發巨大輿論關注,原因何在?熊丙奇認為,這次事件顯示出社會對大學的失望情緒和辦學質量的不滿。辦學質量和理想的差距大,大學校長對大學質量的貢獻不突出。“而且現在大學校長往往沒有什麼教育理想,與民國時期那些有名的校長差距越來越大,所以網友纔比較關注。”
近幾年,高校負面新聞頻發,已經成為“眾矢之的”。馮瑋認為,高校的問題很多,“網友對高校不滿,對行政領導不滿,帶有一定的‘仇官’心態”。(南方日報訊,記者/雷雨,實習生/鍾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