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懂事兄弟從小插秧做飯
母親吉榮花說,兩兄弟一直很懂事,回家就幫忙做農活,“插秧、除草、做飯樣樣都會,他們知道家裡條件不好,還打工賺生活費。”
梁崇日高中在靈山中學讀書,梁崇月在瓊山中學念書。兄弟倆每次回家遇見家裡乾農活就下田幫忙。“爸媽每天在外面乾工太辛苦了,我們回家幫忙乾活也是為了爸媽不那麼勞累。”梁崇月說,他和哥哥插秧、除草都乾過,還經常在家裡做好飯菜,等爸媽回來。
吉榮花說,下田乾活要從早上7點多一直忙到11點多,“有時候天氣熱,我不忍心看著兩個孩子曬太陽,就讓他們別去了。”但是兄弟倆還是主動到田裡幫忙乾活,“從來不喊累。”
讓吉榮花感動的是,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兩兄弟還去打工賺生活費。高二暑假那年,梁崇日跑到海口一家餐廳做了一個月的服務生,“一個月工資700多,雖然有時被客人罵,但能賺生活費補貼家用,爸媽就不用那麼辛苦了。”高考結束後,兩兄弟計劃出門打工賺錢,但是吉榮花卻不同意。“他們要去KTV當服務生,我們不太放心,我們辛苦一點無所謂。”
在吉榮花眼裡,兩兄弟很孝順70多歲的奶奶。“孩子每次回家都問我有沒有給奶奶零用錢,奶奶身體不好,他們還經常攙扶著奶奶去衛生院打針治病。”
借高利貸也要供子讀書
梁昌榮家裡只有兩畝多田,只能種水稻等口糧。家裡70多歲的老母親也體弱多病,常要花錢治病。今年52歲的梁昌榮,平時跟著包工頭在附近鎮上幫人蓋房子打散工。“行情好的話,每月能賺1000多元。”妻子吉榮花在海口五指山路一帶搞綠地綠化和保潔工作,月薪1500元左右。為了節省花銷,她住在朋友家裡,每月回家一次。
梁昌榮家裡的瓦房已有30多年,一逢下雨就漏水,“屋頂都記不清補多少次了。”但一直沒錢蓋一座新房。記者看到臥室的屋頂有一個大洞,露著亮光。“現在兩個孩子又考上了大學,每人報名費要1萬多元。”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加上路費、生活費等,兄弟兩人起碼需要4萬元,“看來只有等他們讀完大學纔能修房子了。”
吉榮花說,兩個孩子同時上大學,家裡實在拿不出錢。“不過就算去借高利貸也要讓他們上大學。”她眼裡泛著淚花說,自己和丈夫已經辛苦了大半輩子,他們不想孩子重蹈覆轍,“現在只有通過讀書來改變他們的人生了。”
就在記者即將結束采訪的時候,弟弟梁崇月的錄取通知書來了。梁昌榮迫不及待地打開了快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