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每所中小學至少配備一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中小學生在每個學段至少參加一次學工學農生產體驗勞動;對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還應強化現代海洋觀念。教育部昨天發文,對新形勢下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教育部下發的《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要求,有條件的學校要設立中小學心理輔導室,每所學校至少配備一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同時要提高全體教師特別是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加強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
北青報記者昨日從東城、西城、海淀、朝陽、豐臺區等教委了解到,目前本市城區每個中小學都基本配備有一名心理教師。東城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東城區中小學共有160餘名心理教師,其中每所小學保證一名,有些中學甚至有多名心理教師,這些心理教師全部具有資質。
豐臺區心理健康中心主任程忠智表示,豐臺區從2004年開始就設立了心理教研室,推行心理輔導員制度,目前所有中小學都配備有心理教師,這些心理教師具有的專業資質大多為人保部頒發的國家心理諮詢師資格認證、團中央頒發的國家級心理輔導員資格認證以及北京市教委組織的專職心理教師上崗培訓資格認證。程忠智表示,心理教師主要負責心理課程的講授和個別學生的心理諮詢。同時,還負責通過心理網站、微博、校園廣播、校刊校報、展板進行心理教育宣傳,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評和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海淀區教科所心理研究中心李秀萍主任介紹,目前海淀區各中小學都已配有心理教師,海淀區對於各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個總體要求,首先是將心理課程排進課表,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安排上課周期,多數中小學目前每周至少都有一節心理課;其次是沒有條件排課的學校,要通過心理社團、心理周等多樣的形式,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其中,人大附中目前已配有八名專職心理教師,多畢業於北大、北師大心理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