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高校自主招生在於獨立選拔『學科優秀,有發展潛質』的拔尖人纔。因此,具有特定的形式和內容。面試就是其中的一種特定形式。自主招生的院校有的還要筆試,有的沒有筆試,但面試卻是必須的。
那麼,自主招生面試具體又有哪些具體形式呢?縱觀近些年高校自主招生面試情況,概況地講主要有四種具體形式(類型):
1
、一對一式,即一位考生只面對一位考官,經過幾次『過堂』。如復旦大學的面試,考生要分別經過五位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主考官的考察,每位考官各打各的分,然後綜合五位考官評價打分,決定錄取與否;
2
、一對多式,即一位考生同時面對或三位、或五位、或七位主考官,回答他們各自的提問,然後綜合幾位考官的打分,給出考生一個平均分數;
3
、多對多集體討論式,即多位考生同時面對多位考官,考生分成若乾小組,每小組抽取題目,無組織地自由參與問題的討論。考官考察每位考生在自由討論中表現,分別給每位考生打分;
4
、多對多特定問題搶答或指定回答式,即多位考生面對多位考官,就特定的一個問題,由主考官指定某位考生回答,也可指定其他考生補充回答。如北京大學面試,五位考生面對三位考官,分別抽取題目,逐個回答,然後再對其他同學的問題作補充回答。第一次抽題如考生感覺不好回答允許換題。
上述四種具體面試形式,各有其特點。一對一式,交流感強,容易與考官溝通,但容易使考生緊張,壓力感也強,尤其面對不同專業背景五位考官相同問題的提問,不易把握每位考官的測試意圖的側重點。一對多式,有兩種情形,一是幾位考官都是主考官,各提各的問題,各打個的分,取平均值為考生的分;二是只有一位主考官,其餘考官為旁觀者,察言觀色,根據問題回答優劣和儀表分別打分,取平均值為考生得分。無論哪一種情形,相對於一對一式,考官們的權力分散,考官個人傾向被弱化,但由於幾位考官在一起,傾向性容易被同化,有可能甲考官說好,他考官也說好,乙考官說差,他考官也說差,出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現象。同時,考生會感覺壓力更大。多對多集體討論式,所有考官都是旁觀者,小組內的所有考生都是被觀察、被考核對象,相對於前兩種具體形式,考生的壓力較小。但由於每位考生角色不同、表現不同,得分會有很大差異,顯失公平。多對多特定問題搶答或指定回答式,如果是抽取題目,由於運氣的偶然性,會帶來公平的局限性。如果是主考官提出問題,考生搶答,性格內向、反應較慢的考生就要吃虧,也有公平的局限性。但是,這種具體形式也有它的優點,就是在搶到答題的考生或被指定回答問題的考生回答完畢後,其他考生可以補充回答或者發表評論,仍有機會展現自己從而獲得分數。
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務必熟悉面試的不同具體形式,把握面試不同具體形式的特點,充分准備,以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
(北京金榜教育
BJ-jbjy .
高考專家李勇
lywxw888@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