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劉子凱是武漢江岸區一所重點初中的初三學生。在同學們眼中,劉子凱很聰明,學得也很輕松,『是衝刺中考「狀元」的種子選手』。但劉子凱自己卻不這麼認為,『其實我每天學得也很累』。每天晚上7點放學,他7點半回到家,還來不及喘口氣就得做五科的家庭作業。『每天只能睡5個小時。』劉子凱說,上初中以來,自己從未在晚上11點鍾前睡過覺,學習到凌晨也是家常便飯。第二天早上6點,又要被鬧鍾叫醒去上學。與很多身邊的同學一樣,『郁悶』是劉子凱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一想到將來昇入高中還要再熬3年,他稱自己『快要崩潰了』。
『一時想好好學習容易,但要3年都好好學習就難了。』師煦是華師一附中國際部的學生,入校時起點並不高的他,為實現考大學的目標,進入高中後主動與曾經癡迷的網游『絕交』,每天的生活除了上課就是自習、做作業。三角函數比較薄弱,就整理出錯題、好題,天天向同學和老師請教;英語、語文不行,就集中攻堅,自己做了6本厚厚的習題集。
孩子身體受累,家長疼在心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大多數家長痛心地表示,一昇入中學,孩子就或被動或主動地成為了『學習機』,每天疲於做題、考試。『孩子太累了』,漢口一學生家長孫女士感慨,每天看到孩子辛苦的樣子,心疼但又無可奈何。『我實在不理解,哪有這麼留作業的?現在的老師留作業不是按多少題目算,而是按頁數算,一留就是好多頁!那麼多科目,每科留幾頁,讓孩子怎麼做啊?』孫女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