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北京,和田班學員的第二故鄉
2011年11月12日晚7時40分,從烏魯木齊抵京的T70次列車駛入北京西站,100名新疆和田初中畢業生,第一眼就看到站臺上『楊鎮一中歡迎你!』『密雲二中歡迎新疆和田同學!』的標語,看到老師和同學們期盼的笑臉。經過33個小時的長途奔波,又一批孩子來到即將學習和生活四年的第二故鄉——首都北京。
2011年8月,北京市委領導考察新疆和田時,根據和田地委、行署的意見,決定再次加大人纔援疆統籌力度,從2011年起在北京市新增兩個和田高中班。為了和田孩子能夠在秋季順利來京入學,北京市相關部門和所在區縣迅速開展工作,開闢審批辦理的綠色通道。承擔辦班任務的順義區楊鎮一中和密雲縣二中兩所市級示范性高中,組織精乾教學力量,確保了各項教學任務在孩子們入學前順利落實。
為了保證學生能有一個舒適、溫馨的生活環境,學校甚至把教師宿捨樓、辦公樓騰出來,裝修好給新疆學生做宿捨,還招聘新疆本地廚師,開闢清真食堂,安排好新疆帶隊老師與本地老師的對接,使每一位來京學生都能安心學習、愉快生活。
在楊鎮一中,具有6年豐富新疆高中班教學經驗的班主任白文亮告訴記者:『在新疆,孩子們也學漢語,可其他課程都用少數民族語言教。來北京的第一年是高中預科,主要是提高漢語能力。經過一年的預科學習後,新疆孩子基本就能和北京高一新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然後就混編到高一年級各班,和北京孩子接受同樣的教育。』
一位從教近30年、從事新疆高中班教學6年的老師告訴記者,在新疆班教學讓他對教育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少數民族孩子的天真熱情信賴,讓他體會到『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那份真摯的情感。
這種情感,既是責任,更是一種民族團結的無私大愛。正是千百位北京教師和援疆工作者朴實無華的民族團結之情,換來了新疆高中班和高校畢業生班學員在北京的快樂成長,換來了更多新疆家庭的幸福生活。每一位在京學習生活過的新疆學生對此都有深切感受,滿懷感激之情。他們表示,無論今後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他們的第二故鄉——首都北京。(記者王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