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貴陽一農民工子弟學校,部分老師離崗後,空缺招不滿——
300餘學生遭遇“教師荒”
新學期課程安排遲遲未能敲定;孩子的學習,不得不以自習課為主
核心提示:
3月6日,新學期開學近一周,位於貴州財經學院後門民辦匯源學校,因多名教師離崗,新學期課程安排遲遲未能敲定,校內300多名孩子每天的學習,不得不以自習課為主。
“教師荒”,這所貴陽市還算有些規模的學校,已不是第一次遇到,在過去的兩年裡,貴州財經學院志願者協會先後有近40名在校學生的支教,勉強支持該校運行……
校長
每學期開學都要招老師
民辦匯源學校於2008年落戶貴州財經學院後門一個巷子裡,共開設學前班至九年級10個班,目前在校學生348人,其中外來農民工子女佔在校生的95%以上。據該校王校長介紹,學校教師最多時有14名,但到本學期開學前已有4名教師相繼離崗。“這學期費盡了力,招來了5名教師,但仍在試教。”王校長說,這樣的師資力量,完全無法滿足10個班的需要。
“每學期開學都要到處去找教師,民辦學校新聘教師普遍工作時限在一年以內就選擇離開的情況很正常。無故缺課,上到半途不辭而別的教師有的是。”王校長說,今年開學前一天新招來的一名教師還來學校報到,教學任務和待遇條件都已經談好,但等到3月1日正式開學時,這名教師就再也聯系不上了,由於缺乏對應教師,新學期課表到現在還遲遲確定不下來。
教師
一周課程量最少25節
任秀娟,匯源學校團支部書記,是該校能堅持工作三年以上的3名教師之一,現擔任初中一至三年級語文教師。“忙的時候一周要上25節課左右,學校的老師基本上每天只有一節課的休息時間。”任老師說,除了自己的課程外,她還需要負責給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上寫字課。
“用王校長的話說,民辦學校的教師都是‘萬精油’。”任說,然而,學校每位教師的平均月工資不足1500元。
學生
老師又換了叫啥不知道
就在記者采訪過程中,恰巧該校四年級學生石姍姍與舅舅一同來到學校辦理轉學手續。其舅舅稱由於石珊珊的父母要回到畢節大方老家,必須帶走小珊珊,盡管她纔轉入匯源學校半年。
“又換新語文老師了,新老師還不清楚名字,語文課也還沒有開始上。”珊珊說,因父母工作地的變動,她常常轉學,所到之處就讀的學校基本上都是民辦學校,“換老師很正常”。
志願者
孩子的未來該由誰負責
就讀於貴州財經學院2010級會計系的周宇同學已經先後義務擔任匯源學校教師近兩年時間,除上體育、音樂、美術課外還經常為該校策劃課外活動,在匯源學校深得老師和學生的歡迎。“這兩年,看到不少的老師來來去去,說對孩子學習沒有影響那是假的。”周宇說,自己只是個在校學生,再有一年就必須為學業和未來的就業忙碌,“也許我改變不了這些孩子的命運,但現在我還是會選擇堅持。”(實習生於穎記者張志紅)
